中医治疗小儿慢性湿性咳嗽1例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陈志鑫
[导读]

陈志鑫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

摘要:慢性湿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徐辉甫教授治疗本病时运中医中药,具有不错疗效,现报道1例其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慢性湿性咳嗽,中医,儿童

   
  慢性湿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病程大于4周,以咳嗽伴有咳痰或痰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肺部影像学改变证据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现代研究发现各种原因(如感染、哮喘、过敏性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因子释放增多、气道上皮细胞及纤毛受损,促进了气道黏液分泌,而受损的气道及纤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又加速了病原菌在气道的定植生存,进而导致气道破坏、扩张、重塑,故慢性湿性咳嗽的患儿往往病情迁延,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引发慢阻肺、肺气肿、哮喘,甚至生长发育受限的风险,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中医学将本病归于“久咳”、“顽咳”之范畴。病位在肺,病久可累及其余各脏腑。因小儿肺常不足,肺卫不固,脏腑娇嫩,外感后肺气上逆,脉络受损,发为咳嗽;先天禀赋不足或伤于饮食,致脾虚不运,饮入水谷不能化为津液正常输布全身,聚而生痰湿,上贮于肺,肺气宣肃失常更难恢复正常,从而导致咳嗽咳痰经久不愈,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恶性循环,故临床多为内伤与外感并存、正虚邪恋、正虚标实的证型。
  西医常规治疗主要选择抗感染、改善气道炎症及对症治疗为主,如抗生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等,因已损伤的气道不易修复,故对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不明显,且使用抗生素还面临着高额费用、耐药性、依从性差等问题。中医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论治,随证加减,疗效明确,因此中医中药成为了较好的选择。
  徐辉甫教授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多年,笔者随徐辉甫教授临床学习时,徐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咳嗽患儿,效果显著,现分享1例典型病例,以供临床参考。
临床病案
   患儿李某,女,7岁10月,初诊于2021年1月5日,主诉:咳嗽1月余,家长诉其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1天后出现咳嗽,初起以干咳为主,后出现咳吐白色粘痰,遂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止咳糖浆(具体不详)”等药物,数日后鼻塞流涕皆好转,仍有间断阵咳咳痰,痰液清稀,3天前患儿外出后出现咳嗽加重,呈阵发性连声咳,白夜均咳,伴有咳痰量增加,咳吐白色痰液。患儿平素易感冒,活动后汗出明显,有肺炎住院病史。



   现症见: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质稍黏,偶有清涕,伴有腹胀,无发热寒战、头晕头痛、无反酸呕吐等症。纳差,精神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时溏时干,小便正常,舌质淡,舌苔白腻,脉细偏滑。辅助检查:胸部X线正位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为小儿咳嗽病(痰湿蕴肺)
   中医治疗:考虑为肺失宣肃,气逆为咳,久咳伤脾,运化失职,湿聚生痰,上困于肺,本虚标实之证,拟先治以清肺化痰止咳。拟方如下:化橘红10g,法半夏9g,茯苓10g,甘草6g,胆南星3g,桑白皮10g,瓜蒌皮10g,辛夷6g,白芷6g,苦杏仁8g,木瓜10g。上方共7剂,水煎服。嘱其忌油腻、生冷食物,避免受风。
   2021年1月12日二诊家长诉:患儿服上方后咳嗽咳痰、流涕较初明显减轻,现偶有咳嗽咳痰,仍诉时有腹胀腹痛,纳食不香、神疲乏力,睡眠尚可。查体见舌质淡,苔薄白偏腻,脉细滑。治则益气健脾,化痰止咳。遂以上方去胆南星,桑白皮,瓜蒌皮、苦杏仁,加太子参12g,炒白术10g,防风5g,黄芪15g,鸡内金10g,焦山楂10g。上方共14剂,水煎服。
   2021年1月29日三诊,家长诉诸症皆平,遂以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调理。
   2周后随诊,患儿无特殊不适,期间亦未出现感冒等症状,嘱患儿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寒热适宜,饮食避免肥甘厚腻损伤脾胃之品。
3.诊治体会
  患儿平素易感,自汗出,为肺卫不足,卫外不固,月前外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体,肺气失宣,上逆作咳,故初期以干咳为主。患儿素体正气不足,无力迅速驱邪外出,邪气留恋,遂咳嗽日久不愈,久病必虚,肺病及脾,子盗母气,使脾土亦虚,脾虚不运而生痰,痰液上传困肺,又阻于中焦,则脾土运化更加艰难,如此反复循环,母子俱虚,故患儿症见神疲乏力、食欲差、易感外邪。初诊时患儿病情尚处于急性期,《本草纲目》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故方中多为通窍化痰止咳,宣肃肺气等对症之品,如桑白皮、瓜蒌皮止咳化痰,法夏、橘红、胆南星降逆燥湿化痰,同时少量配伍茯苓、木瓜以健脾和胃化湿。二诊时患儿咳嗽咳痰明显缓解,考虑肺脾之痰湿已去大半,此时直须培脾土以补肺金,遂去燥烈之南星,有滑肠之弊的桑白皮、瓜蒌皮、杏仁,加太子参、白术、黄芪、防风以益气健脾固表,鸡内金、焦山楂以消食化积化浊,全方取培土生金之意,温而不燥烈,补而不滞,标本兼治。《石室秘录》曰:“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脾虚生痰,是小儿慢性湿性咳嗽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补脾土,痰湿浊邪得化,水谷精微得运,肺金得到滋养,则水道通畅,气机正常,土旺则金旺,金行则土行,脾运化正常。
  综上所述,小儿慢性湿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由于本病的原因较多,且西医治疗方案效果欠佳,病情迁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威胁。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若辩证得当,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