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学生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潘艳玲
[导读]

潘艳玲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当前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抑郁症作为当代学生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与外伤及内伤病症不同,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且引发的原因较多,患者常见心境低落、情绪沮丧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出现自杀行为。然而现代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除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其各方面均衡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本文对抑郁症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阐述,探讨心理护理对其起到的积极效果,望为此类学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及物质文明的发展,来自学习及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抑郁症成为当今常见的心理疾病,成为全球第四致残疾病。该类疾病常由使人悲痛、失望、内疚等心理事件引起,病人常见情绪消极低沉、多愁善感的现象,伴随思维迟滞、动作缓慢、思维迟钝、对日常事物、工作及学习兴趣下降,且存在睡眠障碍,对人多疑,生活中没情趣,且易产生自杀念头[1]。许多媒体报道显示,校园自杀事件与学生的心理疾病有关,其出现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患严重的抑郁症。可见,抑郁症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探寻安全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及治疗学生抑郁症的关键[2]。目前临床需要通过药物干预,但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抑郁症为心理疾病,掌握患者心理活动特点,适当给予心理护理,可达到药物达不到的效果,促进疾病康复,进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
1抑郁症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1.1抑郁症学生的心理特征
  1.1.1情绪方面:抑郁症学生情绪波动起伏大且情绪压抑,对生活及学习失去兴趣,易被周围环境影响。部分病人不愿主动将抑郁的心情向他人诉说,往往通过自身的表现来表达,如心情烦闷及沉默无语,甚至通过躯体去表达。此类病人多不愿向人诉说,内心郁闷不减,逐渐将此种低落的心情转化为悲观与失望,进而出现消极心理,部分病人甚至自杀。且抑郁症导致学生自觉身体沉重,且活力不够,行为迟钝,面部表情单一[4]。饮食方面,其由于心情郁闷,胃肠功能差,自觉没胃口,表现为食欲差,甚至无食欲,不想进食。由于其心情差、食欲减退,进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出现头疼难忍、头晕目眩、心悸心慌等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个别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及疼痛症状。
  1.1.2智力方面:饮食不佳、睡眠不足,使得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下降,导致其注意力、记忆力及判断力均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及思维速度受到影响,反应度及敏感度大打折扣,出现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及思考能力下降的情况,变得特别迟钝,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病人对生活缺乏积极性,没有积极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易产生悲观情绪,不停自责,产生负罪感,进而出现轻生念头[5]。
  2.2抑郁症学生的心理需求
    抑郁症学生需要同情、鼓励及认同,需要获得尊重,获得良好的待遇,需要情感交流,获得良性刺激,需要排解内心的痛苦,需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向导,需要详细了解自身病情,积极接受心理疏导。
2抑郁症学生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
  2.1健康教育
  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专线,在学校医务室安排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学校定期将学生召集起来,开展关于心理疾病的健康知识讲座,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治疗方法及自我防治措施,使其在认识的基础上控制自身情绪及行为,纠正学生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以消除其恐惧情绪,使其提高战胜疾病的防卫能力。解释疾病时从客观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使得学生全面认知自我,鼓励其畅谈自身感受,参与到疾病的讨论中,感受到学校对其身心的关注,医务室护师积极帮助,使其对疾病的康复抱以坚定信心[6]。余小珍[7]学者的研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SAS及SDS两项评分远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遵医行为情况优于常规组。
  2.2正念认知疗法
  正念认知疗法通过认知及行为干预,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对其开展一系列心理干预。抑郁症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学生对疾病认知不足,易出现各种负面认知,不仅降低其依从性,还会引发各种不良情绪,使其病情得以恶化。正念认知疗法可帮助病人保持积极健康的行为,使得“正念”战胜“邪念”,以消除其负面情绪。谢继群[8]学者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增加正念认知疗法,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8周后的抑郁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且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
  2.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自我及疾病,抑郁症一般受外界刺激发病,病人认为自身的疾病由外界因素导致,而此类病人存在人格上的悲观情绪,情感较为脆弱,易把任何事情看得糟糕,经不起打击,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时,病人便形成歪曲的信念,认为自身倒霉,为什么不好的事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情绪一落千丈,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引发躯体不适,出现疾病。而病人可能没意识到这点,将其归咎为外界因素。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病人分析自身人格,使其明确自身的人格弱点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使其能正确面对疾病,克服人格弱点,积极接受治疗。陈雪虹[9]学者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家庭康复干预,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SDS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2.4娱乐体育疗法
  提供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为病人创造安全感,使其在愉悦的气氛中自我恢复,以减轻其孤独感。


可指导学生通过看书、打台球、看电视、下象棋等丰富的娱乐活动及健身运动,定期举办一次文娱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使其大胆发挥自身的才能,得到成绩时,积极给予表扬。余玲[10]学者的研究中,实验1组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的中等运动强度,实验2组每周5次,每次1h的中等运动强度,对照组不采取运动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SDS总分和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2组大学生的PSQI评分改善优于实验1组,可见维持每周5次,每次1h的运动干预可改善学生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
  2.5疏导分散疗法
  疾病使得病人产生轻生念头及自杀行为,针对此类学生,需要对其加强疏导,根据其心理活动及家庭情况,对其进行理性启发式的心理护理,通过深入分析、说理讨论及现身说法的方法。医务室护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具有感染力的语言,热情对待学生。通过心理疏导可使其懂得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及困难,任何人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教导其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从不良的心境中慢慢恢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尊重学生任何,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协助解决其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以消除其心理压力。
  2.6音乐疗法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可感染人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常听音乐,可使得病人保持活泼轻快及积极向上的情绪,使其心情愉悦,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选择节奏欢快且轻松有趣的音乐,例如《洗刷刷》及《小苹果》等音乐,使得病人抱以乐观向上的心情。针对失眠抑郁的患者,可选择节奏平稳及安神镇静的音乐,如《摇篮曲》;针对抑郁消沉的患者,可选择速度平稳且节奏稍快的音乐,如《蓝色狂想曲》。播放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以防对外界造成干扰,做好隔音措施,调节室内光线,保持病人身心放松,让其闭眼欣赏,主动与学生沟通,根据其喜好及时调整,以满足其治疗需求。张群[11]学者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音乐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HAMA、HAMD-24评分更低,且睡眠时长及深睡眠时长得以延长,睡眠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2.7支持疗法
  病人认知到自身生病的根本原因,帮助其改变观念,使其对疾病恢复抱以信心,克服其人格的弱点。如病人情绪悲观,缺乏信心,可多鼓励及安慰患者,调动其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其重新树立自尊心,保持乐观向上心情,以控制自身情感变化,摆脱不良情绪,以产生良性的正效应。多数病人只看到阴暗面,觉得自身一无是处,因此需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其谈心时多鼓励其会议以往取得的良好成绩,获得的奖项,使得病人体验到以往成功的经历。护师要注意语言魅力,态度诚恳,且语言具有暗示性,对学生的微小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及表扬,使其心理状态的好转趋势得以巩固,进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学校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让家属了解学生的疾病情况,并指导其积极参与进来,与学校共同努力,给予其社会支持系统,使其感受到多方面支持的力量,内心获得温暖,以重新燃起斗志,与疾病积极作斗争。张扬[12]学者的研究中,病例组为抑郁症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结果显示,病例组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证实抑郁症患者的心理修复能力低,社会支持少,增加社会支持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3小结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脆弱,引发心理疾病,而抑郁症作为其中发病率极高的心理障碍疾病,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生活及学习均造成极大干扰。通过认识到抑郁症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调整其情绪状态,使其重新寻找生活的乐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以改变其自卑及孤独的人格,建立健全的人格,重新认知自我,逐渐摆脱疾病的困扰,促使其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孔美,王传玲,林秀云,王东.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02):110-112.
[2]郭玉兰,陈凤. 抑郁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认知康复护理对策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7):2827-2831.
[3]郭清华,陈超,栗雪琪,等.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1,35(1):169-171.
[4]化振,鲁晓波,杨来启,等. 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9):25-27.
[5]陈玉韦华.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观察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7):65-66.
[6]吕品. 健康教育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392-393.
[7]余小珍,卢作明,黄剑仪. 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提升抑郁症患者护理质量[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7):182-184.
[8]谢继群,王美,谭凤玲,等. 正念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92-95.
[9]陈雪虹,冯燕,李海燕.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家庭康复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5):2725-2730.
[10]余玲,夏君玫. 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J]. 体育科技,2020,41(6):24-26.
[11]张群. 音乐疗法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7):1290-1291.
[12]张扬,谢雯. 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