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   作者:卢琳 汪琼通讯作者
[导读] 探析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参与式可读性护理的效果。


卢琳 汪琼通讯作者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408300)
   
【摘要】目的:探析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参与式可读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择128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64),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症状恢复所需时间较短(P<0.05)。结论:在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与传统护理相比较,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效果更佳。
【关键词】小儿肺炎;西药;泻肺散结化瘀汤;中药穴位敷贴
   近年来,乳腺癌患病人群呈增加趋势,该病是好发于女性的常见肿瘤疾患之一,且逐渐表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向[1]。目前,在临床上,以完全摘除患侧乳房联合部分切除腋窝组织加上淋巴清扫的改良根治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2]。由于该术式创伤较大,患者切除的组织范围较大,其易造成瘢痕增生。此外,由于淋巴组织清扫会对患者神经造成影响,影响其术后的上臂功能。因此,术后指导患者展开上臂功能锻炼至关重要。目前,在临床术后护理中,患者往往被动接受锻炼指导,无法提高其依从性。为了进一步探析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措施的价值,本次选取128例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择12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64)。患者资料编录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常规组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29岁,平均为(53.4±2.2)岁,TNM分期分布为:Ⅰ6例、Ⅱ40例、Ⅲ19例。观察组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为(52.7±1.8)岁;TNM肿瘤分期分布为:Ⅰ10例、Ⅰ40例、Ⅰ1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较。
   1.2干预方法
   1.2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式+康复图谱法指导患肢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
   1.2.1计划(P):
   1.2.1.1确立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存在的问题:根据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找出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还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实行乳房切除的患者,术后看到自己的体形改变,可能会有震惊、恐惧、焦虑、绝望等;术后1天患者体能恢复欠佳,乏力、疲倦、肩关节及切口疼痛,不能完成专业护士宣教的指、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术后7天计划肩关节锻炼时与患肢腋下及胸壁引流管未拔,过度肩关节活动可导致皮下积血、积液、皮瓣游离;患者出院前,专业护士做出院宣教,指导患者继续患肢功能锻炼,进行外展、上举、滑绳、手指爬墙运动。此时引流管拔除后过度活动更易导致皮下组织愈合不良。
   1.2.1.2确立目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功能锻炼的效果,使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5%以上。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按照手术的时间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护士仅进行常规的康复动作指导;实验组通过对功能锻炼的评价指标进行定期测量评估,不断修订功能锻炼的标准,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及锻炼的程度找出差距,修订锻炼方案,不断改进,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达到计划锻炼的目标。
   1.2.2实施(D):针对上述原因,制定详细的功能锻炼康复计划。
   1.2.2.1心理护理:乳腺癌术后创面大,活动时可使伤口感到疼痛,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即胸带,包扎时间长,限制了患肢活动,多数病人不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术前1-2天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正确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能促使患肢淋巴回流,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功能锻炼。
   1.2.2.2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1-3日指导实验组患者主要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卧床期间的功能锻炼。术后未拔除胸壁及腋窝负压引流管之前,禁止做患肢的外展的动作,术后7天-10天锻炼患肢摸同侧耳廓及对侧的肩,可做患肢伸指、握拳、屈肘等锻炼。
   第二阶段:下床活动的功能锻炼:此期主要为肩关节的锻炼,由于接近腋下切口处的瘢痕组织尚未形成,故早期进行锻炼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能,术后4-5天活动肘关节,一般50-100次/天,术后5天,开始搭肩运动,术后6-7天肩关节运动,术后8-10日实施渐进式上臂运动,如手指爬墙运动,此活动一般在引流管拔除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
   第三阶段:出院后的上肢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提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转绳运动,举杆运动,滑绳运动。
   1.2.3检查(C)在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评价患者是否能准确的演示功能锻炼的方法,并且能否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有无肌肉挛缩,患肢无水肿等。病人对健康教育满意,内容掌握良好。对功能锻炼的程度进行数据评估,及时了解功能锻炼中的不足之处,重新制定方案,进行康复计划。
   1.2.4处理(A)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出现的问题,将遗留的问题纳入下一个循环工作改进的重点,及时评估患者,锻炼前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及皮肤牵拉的程度,切口是否存在积液,皮瓣愈合情况,评估患者的主观感受,对在功能锻炼中的符合目标的项目进行康复指导,对不足之处设立新的目标,列入下个PDCA循环重新设计功能锻炼的方案,改进锻炼的重点,层层深入,使功能锻炼更体现人性化、规范化、程序化。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算数据,年龄、症状改善情况等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结果
2.1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3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评价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常规护理与参与式可读性护理的效果。结果显示,常规组、观察组症状恢复所需时间比较,后者退热时间、哮喘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小时时间较短(P<0.05)。究其原因。PDCA循环法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又细化了康复功能锻炼的各个环节,不但在术后时间上进行了规范,而且对动作的幅度、次数及禁忌的情况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分析,并附有康复锻炼图谱,根据病人的拔管时间的早晚及功能锻炼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不足之处列入下个PDCA循环中,适时地修订康复锻炼的项目指标,不断改进,加强锻炼中弱项的培养和指导,使病人达到更好的锻炼目标,尽快的恢复患肢功能。 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让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计划:乳腺癌患者往往不能主动参与治疗与康复,其实她们对术后功能锻炼的认知及需求是非常高的[3],所以我们应用PDCA循环配合康复图谱的设计是根据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面大小、肌肉受损程度和患者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康复训练。功能锻炼操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各阶段可反复、穿插、交替练习[4]。护理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外,反复教育并将解决问题的技巧教给患者,将乳腺癌相关康复知识编制成册,患者人手一份,方便患者及时获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各阶段并发症的预防知识,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及早预防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康复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东芹,邢红岩.微信式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236+239.
[2]韩万会,宋彩侠.微信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0):161-163.
[3]陈冬平.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0,5(20):150-152.
[4]叶同梅,任俊玲,周映红等.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9(3):287-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