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   作者: 胡文莉
[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胡文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患者,经确诊后均属于骨折病症。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每组人数保持一致。对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予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前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由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低、管理制度不健全、护患沟通不到位和患者认知不足构成。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入分析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可以使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科;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引言:骨科患者由于自身病症的影响,其行动能力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在患者的康复治疗期间,通常需要采用卧床休息的方式减少日常的活动量,令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而长时间卧床和行动能力受限,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跌倒和坠床等现象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进度造成极大的阻碍,使骨科患者的治疗体验也显著降低。所以,医护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也应加强对风险隐患的防控力度,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促进骨科患者的尽快痊愈。本文详细研究了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以此为加快骨科患者康复进度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自2020年1月起,至2020年12月止。选取该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患者,经确诊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病症,符合入组标准。通过抽取随机数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为(35.6±1.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为27-59岁,平均年龄为(35.9±1.5)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分析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是骨科护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当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不足时,
极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操作不规范和态度散漫的现象,不仅会大幅度增加骨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使患者的整体康复周期大大延长。还会导致护患之间的矛盾冲突,令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而且,当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不足,就无法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加以重视,进而造成患者跌伤、坠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当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时,会时常造成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使整体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令患者的康复周期大大延长,让患者的护理体验也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1]。
   当医院骨科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时,会导致各项条例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令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规范操作频繁发生,使临床护理风险大大提高。而且,当骨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也会对人员交班情况造成不利影响,极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的现象发生,让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会增大骨科护理工作的随意性,令不同护理人员面对同一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加剧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引发投诉事件的发生[2]。
   护患沟通是骨科护理内容之一,也是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心理距离的重要方法。当护患沟通不到位时,患者及家属极容易因病症问题的影响而产生焦急的不良情绪,对临床工作产生误解和排斥,使整体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令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也急剧提升。而且,部分骨科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也会产生过于激动的异常情绪。一旦康复进度低于患者的预期,患者会发生大幅度的情绪变动,
甚至出现抵触临床护理的现象,对患者的康复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3]。
    如果骨科患者对自身病症的相关认知水平较低,会使遵医依从性受到较大的影响,极容易造成跌伤、坠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令临床护理工作也面临严重的阻碍。而且,骨科患者的认知能力不足,会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指导产生误解,从而进一步加剧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对骨科患者的康复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4]。
1.2.2 护理防范对策
   面对医院骨科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不足的情况,护理管理部门应采用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其深刻意识到风险防范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令护理人员的日常操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并结合以往发生的不良事件,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跌伤、坠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力度,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确保骨科患者的顺利安全康复。
   针对医院骨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根据骨科日常护理内容,结合常见的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参考科室内部人员情况,对现行的管理制度加以调整与改进,
可以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令各项临床护理操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而且,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组织专项人员对各项条例的执行效果予以监督,确保所有条例内容均能够落实到位,令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促进骨科患者的早日痊愈。
   骨科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情绪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临床治疗,使患者的身心状态在短时间发生较好的改善,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在开导骨科患者时,医护人员应将治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康复效果,全面完整的告知患者,切勿因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而夸大治疗效果,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骨科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低的现象,医护人员应借助视频、手册、图片、文字和口头交流等方式,对患者开展适当的健康宣教工作。从而增强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知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令护理安全系数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整体护理效果也明显提高。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主要以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对效果予以标识,利用X2检验之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综上所述,面对骨科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低、管理制度不健全、护患沟通不到位和患者认知不足等风险因素,采用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的制度、增强护患沟通和开展健康宣教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不良事件,令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为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凤谊,陈雪丽,刘丹萍,梁美珍.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泵应用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罕少疾病杂志,2020:72-74.
[2]于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20:310-311.
[3]刘凤霞.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中华养生保健,2020:107-108.
[4]马娟,王静.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对策[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375-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