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失语症180例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杨超
[导读]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杨超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采用醒脑开窍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合舌周及舌体上穴位治疗加康复疗法和单纯药物疗法,治疗32日后评定疗效。结论康复治疗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灸疗法康复疗法
        脑卒中失语症是脑部病变所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障碍,因言语表达和理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失语症的治疗尚无有效药物,我们对2018年7月~2020年7月来我科住院的18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的病例制定针对性言语训练计划配合针灸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由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经“汉语失语症检查法”(1994)检查,排除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病变致延髓麻痹及视听器官严重障碍后,语言障碍按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及弗朗蔡构音障碍评价法[1]评价,确诊为失语症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27~79岁。文化程度:大学17例,中学38例,小学20例,文盲15例;脑梗死49例,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左侧45例,右侧42例,双侧3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27~80岁。文化程度:大学11例,中学44例,小学25例,文盲10例;脑梗死55例,脑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左侧42例,右侧44例,双侧4例。失语类型:康复组:运动性14例,感觉性18例,混合性24例,命名性15例,构音障碍18例;对照组:运动性15例,感觉性16例,混合性28例,命名性11例,构音障碍20例。
2治疗方法
        康复组采取醒脑开窍针法,主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哑门、上廉泉、解语(下颌角直下0.5寸),辅穴取通里、照海。辨证配穴,阳亢加风池、太冲;痰甚加丰隆;血瘀加膈俞、血海;阴虚加太溪;气虚加足三里、关元、气海。语言训练采取1对1的训练,1次/d,30~60min/次,共计30次,采用直接疗法:刺激→反应训练,应用卡片、图片和画册包括汉语拼音、文化生活用品、植物、动物,对患者进行知觉理解测试和发音,在壁镜前练口形、发音和自动性言语矫正,使视、听、说结合进行刺激→反应→反馈四路训练。音接疗法:采用脱抑制法、播放音乐和戏曲(以患者喜爱为主),患者充分放松并诱导发音跟着同唱,对不同的失语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运动性失语以表达训练和文字阅读训练为主,感觉性以听、理解和复述为主,命名性失语以口头和文字称呼为主,感觉性以听、理解和复述为主,构音障碍训练包括呼吸发音和共鸣训练以及颜面器官(口唇、舌等)的训练[2]。对照组只给予一般药物治疗。
2结果
        按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失语症评测表及构音障碍检测方法对180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检测,显效:听、理解能力言语表达及阅读等功能训练前明显提高。有效:听说读和写等能力较训练前有所提高。无效:训练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和构音障碍疗效较好,感觉性和混合性失语疗效较差。


3讨论
        言语是人类特有的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脑卒中是引起失语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关于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价值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评议沟通功能的恢复与脑组织或残存功能自然重组有关,而语言训练对其无作用[3]。随着失语症研究的不断进展,产生了多种康复策略。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脑损伤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应尽早进行。本文亦通过对两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治疗结果的比较研究,表明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失语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主要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上蒙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症候,脑卒中失语症更是在此病因基础上加之痰蒙神窍而形成。醒脑开窍针法是由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教授创立的一种针刺手法,用于治疗“窍闭神匿”的各种心、脑、神志病,尤以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失语是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原方治疗失语用廉泉、金津、玉液等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醒脑开窍”法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合舌周及舌体上的穴位,治疗中风失语效果良好。方中内关为心包经之络,具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功,水沟泻之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醒脑宁神,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补之则调整肝脾肾三脏功能,使脑髓化生有源。廉泉是阴维与任脉会穴,可清痰火,疏经络,治“舌根急缩下食难”(《铜人针灸》),哑门治“舌缓噫不能言”(《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联系。现代神经生理研究认为,针刺水沟能直接激动上行激动系统,解除脑细胞的抑制状态,并可特异性增加颈总动脉血流,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改善脑循环。内关、三阴交可调整心脏功能,改善机体循环,保证脑血氧供求需要。刺激舌体及舌周穴,可直接刺激舌神经,增强舌肌的运动,改善舌体血运,反射性引起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兴奋,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经临床观察,脑出血(出血量<15ml)与脑梗塞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临床上脑出血性失语预后要好于脑梗塞性失语。可能由于前者不是病变破坏语言中枢,而主要是脑水肿所致,经脱水药治疗,随病情好转,语言恢复较快,而脑梗塞是由于缺血损及语言中枢,所以恢复较差。此外,60岁以下与60岁以上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6个月以内(包括6个月)与7个月以上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恢复越慢。针刺的同时配合语言训练及舌肌的锻炼效果更佳。中风失语患者与人的沟通能力丧失,致使与医者不能很好配合,影响疗效;与家属不能沟通理解,也易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影响愈后。故而治疗失语是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的重点,是影响整个预后的关键,所以临床要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影响语言恢复还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系:1)病因、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2)年龄、性别。3)智力及文化水平。4)利手。此外患者在医院的康复是短暂的,出院并不是康复的结束,而是康复训练的继续。出院后指导院外继续训练和定期复查,往往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1]张利涛.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216-1218.
        [2]赵俊朝.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20,40(10):1610-1613.
        [3]刘俊葆.中药复元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