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煊春
(赣州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失眠症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48)、观察组(n=48)。给予2组患者常规护理,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好(P<0.05)。讨论 失眠症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可改善失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关键词】失眠症;个性化睡眠干预;临床效果
前言
失眠症表现为难以入睡、早睡、睡眠间断等,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研究显示,目前失眠症发病率超过17%[1],该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为此,本文就对失眠症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对酒精或药物存在依赖的患者;存在人格、智力、语言障碍的患者。在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9至78岁,平均年龄为55.43±6.73岁;病程2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4.32±0.36年。在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8至76岁,平均年龄为54.27±3.46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4.01±1.23年。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服用1片阿普唑仑片,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传等内容,干预8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认知干预。向患者宣传健康睡眠的益处,让其充分意识到健康睡眠的重要性。②睡眠环境。提醒患者要保持整洁、干净和舒适的睡眠的环境,以便合理、科学睡眠的进行。③睡前干预。根据患者的作息习惯制定规律、科学的作息表,嘱咐患者严格执行作息表的安排。同时,可为患者提出有助于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建议,如睡前避免进食、吸烟;睡前4小时内不要饮用咖啡、茶等饮品;午睡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睡前可以做足底按摩、泡脚等培养睡意;睡前2小时内不要阅读、玩手机。④睡眠行为干预。指导患者为调节生物钟,嘱咐其上床20分钟后无睡意需得起床活动,晚间入睡得再晚,次日也要按时起床;睡前可播放不超过40分贝的舒缓音乐入睡,睡眠体位以自我舒适为主,干预8周。
1.3观察指标
记录干预过程中患者每日的上床、起床时间和实际入睡时间,计算睡眠有效率。睡眠有效率=实际入睡时间/(起床时间-上床时间)×100%。若睡眠有效率在70%以上,失眠症状消失,则定为痊愈;睡眠有效率在60%以上,失眠症状缓和,则定为显效;睡眠有效率在50%以上,失眠症状缓和,则定为有效;睡眠有效率在50%以下,失眠症状没有变化,则定为无效,以此来判断睡眠状况。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发现: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95.83%>83.33%),2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失眠症的发病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且复杂多样,仅采用常规的干预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提高患者的睡眠效果,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措施能针对不同发病原因的失眠症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2]。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安眠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较对照组患者好(P<0.05)。对患者干预前告知健康睡眠的重要性,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再从患者的睡眠环境入手,是保证患者睡眠质量的前提,而严格要求依据作息表安排、纠正不良睡眠习惯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最后干预患者睡眠中的行为,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3]。
综上所述,失眠症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干预可改善失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恩来,张雨青,王健,等.失眠伴抑郁与单纯失眠患者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02):140-145.
[2]蒋晓江,郝凤仪.矛盾性失眠的发病机制及诊疗[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 29(08):677-681.
[3]白春杰,牛秦艳,窦娜娜,等.临床患者失眠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9, 025(003):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