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监测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郑秀娟 胡丽楠 于洪源 辛梓祯 侯捷 郭爽通讯作者
[导读] 郑秀娟 胡丽楠 于洪源 辛梓祯 侯捷 郭爽通讯作者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郑秀娟  胡丽楠 于洪源  辛梓祯 侯捷 郭爽通讯作者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个案89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监测,分析异常反应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分析发现,89例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有发热、局部硬结、局部红肿等,分别20例、20例、49例,占比依次为22.5%、22.5%、55.1%。局部红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热、局部硬结发生率(P<0.05);1-2岁出现局部红肿者高于0岁者。出现异常反应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干预,约有96%的患者会痊愈。经统计分析,6、7月份为高发季节;经统计,接种第4剂后,出现异常反应者较多 (P<0.05)。结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安全性较高,接种时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异常反应,同时配合针对性健康宣教,对预防异常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流行病学
        目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混合疫苗的简称,它是三种成份混合而成,包括百日咳疫苗、特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三种,按三种成份占比配置而成的。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可以有效预防以上三种疾病[1]。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需要接种4次,近年来,我国已完善、建立了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系统,经监测表明,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者较多,且发生率还高于其他疫苗[2]。为了提高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质量与预防接种质量,特对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内容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患者89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监测。
1.2方法
    对所有病例的报告进行分析,统一调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经相关调查人员、病例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之后,将所有调查的信息记录到相应的监测系统中。之后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核,对出现错误的信息,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加以纠正。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监测,分析异常反应流行病学特征。按统一的标准,将接种反应分为不良反应,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偶合症等,其中不良反应为异常反应、一般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
        经分析发现,89例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有发热、局部硬结、局部红肿等,分别20例、20例、49例,占比依次为22.5%、22.5%、55.1%。

局部红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热、局部硬结发生率(P<0.05).
        2.2人群分布情况分析
        出现异常反应者年龄在0.3-5.0岁,其中0岁者有21例,1-2岁者有68例,1-2岁出现局部红肿者高于0岁者,P<0.05。
        2.3治疗效果及异常反应出现阶段
        出现异常反应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干预,约有96%的患者会治愈。经统计分析,6、7月份为高发阶段,经统计,接种第4剂后,出现异常反应者较多 (P<0.05)。
        
3.讨论
        在疾病预防中,疫苗接种在控制相关传染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接种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出现,影响了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本身具有一定的特征,但在接种后,经统计发现易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目前,我国已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纳入到了免疫疫苗接种的范围内,但在接种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较高。因此,需要对其特征与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对疫苗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与评估,提高接种工作质量。
        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引发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即为不良反应,而异常反应出现率少。研究表明,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率较高,主要是因接种第4剂后,机体内的抗体、疫苗中的抗原会产生相应的中和作用,易引发不良反应,由此说明,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剂时,需要规范操作流程,以此来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统计发现,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6月及7月是引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高发时间,故在这一段时段,需要规范操作,加强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此外,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出现的疑似异常反应症状相对较轻者,多数转归较好,由此说明我国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安全性较高,对身体的影响也较轻,可以减少不可逆的功能损伤或是器质性损伤[4]。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局部红肿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1岁以上小儿中,发生率较高,而其的出现可以因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较成熟,炎性反应较为强烈所致。本研究显示:局部红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热、局部硬结发生率(P<0.05);1-2岁出现局部红肿者高于0岁者。出现异常反应后,给予针对性处理干预,约有96%的患者会治愈。经统计分析,6、7月份为高发阶段,经统计,接种第4剂后,出现异常反应者较多 (P<0.05)。
        综上所述,在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时需要规范操作,在6、7月份接种此疫苗时要做好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小儿家属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家属可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便于及时处理,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邱晓华, 吴慧华, 张上建. 南平市2017-2019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1期, 41-43页, CA, 2021.
        [2]王霞.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因素监测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022):268-269.
        [3]王四全, 李克莉, 许涤沙,等. 中国2015-2017年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9, v.25(06):82-89.
        [4]陈亚婷. 2008—2019年兴化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20, v.31(02):69-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