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迟锦明
[导读] 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展开分析,就盆底超声在该病症中的诊断应用效果展开剖析与探讨。
        迟锦明
        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精神病医院 彩超室,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展开分析,就盆底超声在该病症中的诊断应用效果展开剖析与探讨。方法:限定2019年2月-2020年12月作为本研究期限,观察组入选者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0例),对照组入选者为同期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40例)入选者在签署参与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后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48.85±6.59)°、膀胱尿道后角(126.35±9.26)°、盆膈裂孔面积(18.45±1.46)mm2、宫颈下移距离(22.48±3.28)mm均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的显示女性患者的盆底结构,且三维超声的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中,可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直观依据,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关键词】盆底超声;盆底功能障碍;临床应用
        盆底功能障碍病症的发生与发展多指患者盆底结构出现损伤、缺陷及功能异常现象,而导致患者盆底出现生理状态变化,好发于中老年妇女中,病情绵延难愈对患者夫妻生活和谐及家庭关系稳定带来不良影响[1]。因为妇科病情具有极高的隐秘性且对女性隐私造成影响,因此多数患者在病情发生的早期并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女性盆底结构复杂,涉及身体多种功能,患者盆底支撑结构受损,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受损,引起患者排尿困难,如尿失禁、尿痛等症状,使患者在极大的心理压力期间发病发展。在妇女盆底功能及疾病的早期诊断中,仅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增加误诊率,随着超声检查在临床诊中被广泛应用及推广,其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的诊断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本研究对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限定2019年2月-2020年12月作为本研究期限,观察组入选者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0例),对照组入选者为同期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40例)。
        纳入标准:入选者完全了解本研究目的及意义,并遵循自愿原则签署相关书面文件;病案及检查资料全面;全程积极配合调查与询问。
        排除标准:合并靶器官病情;消化系统或生殖系统衰竭;合并恶性肿瘤;中途退出研究或家属不同意其参与研究者。
        对照组年龄32-52岁(41.86±2.26)岁,病程1-5年(2.51±0.56)年;初产妇52.50%(21/40),经产妇47.50%(19/40);观察组年龄32-53岁(41.92±2.21)岁,病程1-6年(2.65±0.72)年,初产妇55.00%(22/40),经产妇45.00%(18/40);;入组接受调查的患者在基础资料数据上的对比未见明显的数据差异,即表示数据可应用至研究对比中(p>0.05)。
1.2方法
        两组都进行了盆底超声检查,要求病人在手术前排空膀胱和直肠。患者体位调整至膀胱切开取石位置,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安全套置于探头上,偶联剂涂于探头上,探头置于会阴区阴道口与尿道外口之间,在静止、瓣膜运动和肛门收缩条件下扫描矢状面。以超声波图像为依据对入选者的盆底情况进行观察[3]。然后在在静息、瓣膜运动、肛门收缩运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得到图像。完成以上检查操作后,结合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1.3评价标准
        记录分析入选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取得的尿道旋转角度、宫颈下移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及盆膈裂孔面积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分别以()、率(%)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48.85±6.59)°、膀胱尿道后角(126.35±9.26)°、盆膈裂孔面积(18.45±1.46)mm2、宫颈下移距离(22.48±3.28)mm均优于对照组,即(p<0.05),见表1。
      
3讨论
        骨盆底肌是一组封闭骨盆底的肌肉,它作为一张“网” ,把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功能,维持其排尿排便功能。一旦“网”的弹性变差,“挂力”不足,“网”中的器官就不能维持在正常位置,相应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4]。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受到先天缺陷、分娩和退行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盆底功能出现异常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尿路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在腹压增高的状态下,常有尿失禁现象发,而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打喷嚏、走路和站立等日常行为行为均可引起腹部压力增加,导致频繁出现漏尿现象,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5]。为了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恶化发展风险,必须借助有效手段为患者进行早期病情诊断,进行影像学检查可直观的观察患者的盆底,清晰地从超声图像上判断膀胱、尿道、括约肌的损伤。盆底功能和结构异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即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盆底或压力性尿失禁的破裂、松弛、脱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制定对症治疗计划,改善患者的预后[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尿道后角、盆膈裂孔面积、宫颈下移距离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与江宁珠[5]等研究结果一致。盆底结构属于三维结构。运用盆底三维超声重建的成像原理,以显示最佳的成像质量,客观评价盆底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为诊断疾病和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客观依据。三维超声可以从空间上显示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像可以从不同的截面折射,以获得可靠和清晰的图像。
        综上所述,盆底超声能准确显示女性患者盆底结构,三维超声检出率高,可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视觉依据,可作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临床诊断的辅助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新悦.探究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6):148-149.
        [2]索敏,张伟丽.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0):1537-1539.
        [3]褚莉莉,王敏芳,孙晶晶.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02):374-376.
        [4]杨佳丽,梁淑仪,洪碧珊.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观察及评估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02):382-384.
        [5]江宁珠,姜伟,等.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06):69-72.
        [6]范丽媛. 探究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017):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