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邓兰萍
[导读] 展开针灸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邓兰萍
巴中市中医院,四川巴中,636000
摘要:目的:展开针灸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椎损伤患者62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方式,对照组单独使用康复治疗,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效果更佳。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脊髓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虽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在受到强大外力时会导致人体出现脊髓的损伤,常见的有椎体骨折、撕裂等症状表现,具有超高的致残性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医学上对脊髓致残性损伤暂时没有明确的有效的方法,并且脊髓损伤的治愈时间非常长,所以目前对于如何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的问题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2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后确认不会对实验结果客观性产生较大影响,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实行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①症状护理:护理人员针对实验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在日常中,为了保证康复效果患者一般需要采取仰卧的姿势进行卧床休息,同时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可以在患者的腿部之间之间、肩下以及胸壁至上肢之间放置一个枕头进行托垫,预防并发症也是重要的症状护理目的,长期的卧床会导致患者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褥疮、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患者进行身体移动并且关注患者的受压部位状态,当出现红肿等症状时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进一步恶化[2]。
        脊髓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损伤部位以下呼吸肌麻痹的状况,对患者的肺活量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教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利用膈肌进行呼吸是最适合脊髓损伤患者的方式,当患者出现不能咳痰的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膈肌下方进行按压,帮助患者进行咳嗽,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力道需要保持轻柔,对重点损伤部位可以延长活动的时间,每天进行一到两次直到患者可以自主活动为止。
        ②康复训练:当患者正式症状表现出恢好转时,护理人员可以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护理目的为帮助患者进行残存功能的强化和预防并发症,主要护理内容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而定,一般以耐力训练、握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为主要训练方式,具体的护理内容可以是协助患者进行轮椅车的使用、上下楼梯、平路走动等
        ③针灸治疗: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症状表现以针灸治疗进行辅助,脊椎损伤严重的患者进行命门穴、灵台穴等穴位;上肢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选取曲池穴、外关穴等位置;患者大小便功能出现障碍时选取气海穴和膀胱俞等位置进行针灸。每天进行一次时长半个小时的针灸训练。一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3]。
        ④其他护理:由于脊椎损伤患者的行动能力大大降低,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内播放电视或者歌曲,也可以教导患者进行冥想训练,帮助患者保持心境的平稳,由于脊髓损伤危害较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关注,当患者表现为治疗流程不配合或参与感较低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教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避免降低康复训练的效果[4]。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而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用T进行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结果
        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部分功能损失甚至终身功能障碍,根据调查显示,在疾病早期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极大的增强患者预后良好性,中医作为我国传承上千年的学科,是我国劳动人名在于疾病对抗中产生只会接近,对脊髓护理也有着特殊的理解,比如针灸治疗的方式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治疗也有着一定的经验,选取合适的穴位即可对患者的运动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功能的恢复[5]。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采取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护理,针对患者的正症状表现进行具体方案的制定,护理的目的以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和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为主,实验结果表现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说明具备良好的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静,杨华,谢巧卫.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23):111-114.
        [2]于洪玲.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8):138-139.
        [3]徐秀梅,徐彦龙,寄婧,董春璇,谢又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8,31(05):97-100.
        [4]吴学武.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价值体会[J].心理月刊,2018(04):75-76.
        [5]郭彦华.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5):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