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循证护理用于肿瘤患者中对其癌性疼痛的改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月2期   作者:阮毅敏
[导读] 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肿瘤患者中对其癌性疼痛的改善作用。
阮毅敏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肿瘤患者中对其癌性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入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68例。以抽签法均分入观察组(n=34)和常规组(n=34)。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有效率、疼痛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85.29%高于常规组5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3级疼痛率高于常规组,2级疼痛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因子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形成差异性(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行循证护理,有利于癌性疼痛的改善,有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循证护理;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效果分析
 
前言
作为人体所具有的一种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为显著的一种症状[1]。特别是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主要的表现即为癌性疼痛,且相关分析证实,有将近30.00%的患者疼痛难忍[2],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目前在循证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主要目的是应用最新颖、最安全的护理流程来进行护理操作,从而达到改善疼痛,提高有效率的价值。本文将以上述研究为背景,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癌性疼痛中的价值。
 
1 研究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共计选入恶性肿瘤患者68例。采用抽签法均分观察组和常规组,一组34例。
常规组中,男女比18:16,年龄51-79岁,平均(68.42±2.88)岁,病程4-11年,平均(4.18±0.72)年;观察组中,男女比20:14,年龄52-81岁,平均(68.44±2.86)岁,病程3-10年,平均(4.20±0.70)年。2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无差异性(P>0.05)。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②签订同意书;③精神正常;④意识清醒;⑤主要身体器官未受损伤。排除标准:①语言障碍;②肿瘤转移;③智力障碍;④心脏、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干预,主要以疼痛控制为主,遵照医嘱口服止痛药物,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稳定情绪;告知家属帮助患者时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具体流程为:
①确立问题:怎样能在不服用止痛药物的情况下,更好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②查找方式:通过文献检索[3],确立关键词,确立可供证词,进行护理。1)在日常干预中,应用双手拇指,从右侧肋端间隙轻柔按摩到腋下位置,连续进行120s—300s,告知患者腹部肌肉保持放松,再次应用双手大鱼际肌按摩右侧背部180s—600s,改善腰背部反应,每次10-15分钟,在按摩过程中,和患者交流按摩的力度是否能够适应。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应用止痛擦剂和水针;对于肿瘤晚期患者,加以精神和镇痛处理。2)音乐能够让患者从心理状态上,亦或是精神状态上得到安抚,因此可选择轻松以及愉悦的乐曲,达到镇痛效果。
 
1.3 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护理有效率、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有效率记录:包括显效、缓解和无效。
疼痛缓解率记录[4]:包括4个等级,0级判定无痛、1级判定疼痛能够忍受、2级判定疼痛难忍,需要服用止痛剂、3级判定疼痛剧烈,伴有神经紊乱反应。
生活质量评分记录:采用 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5],记录患者的躯体角色、健康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分值。
 
1.4 统计学分析
    68例患者数据均核算进Excel 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中,其中满足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形式表达,行x2检验(chi-square test)。P<0.05证实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分析
表1记录: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疼痛的发生多是因肿瘤细胞引发的疾病,导致肿瘤入侵后,对神经元、神经节和神经干产生压迫,从而侵入到患者的脏器位置,在疼痛作用发生时会导致疼痛反应加重,因此无法更有效的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因癌性疼痛的位置不确定,且疼痛区间十分广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临床有>50.0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伴随癌性疼痛反应,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率高达70.00%。临床中,对肿瘤患者多采用常规干预,主要是为减轻痛苦,从而提升舒适度。但是目前因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护理进行中只过多干预疼痛,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采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患者疼痛率缓解,有效率提升。
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临床满意度。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特色,是将家庭成员和社会纳入其中,多方面参与,从而满足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需求和文化要求,达到提升护理人员素养的目的。另外在循证护理应用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以及护理需求,更加关注了患者本身的状态。本文结果分析,观察组护理有效率85.29%高于常规组5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的应用得到了家属的支持,更好的让患者配合干预,从而有效率提升。
本文中,观察组1级、3级疼痛率高于常规组,2级疼痛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实用性更加明显。疼痛反应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以往疼痛干预中,过多的应用止痛药物,虽然可以控制疼痛,但是无法真正的控制癌痛。因此通过生活状态的干预,循证问题制定,达到改善疼痛缓解率目的。
另外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因子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形成差异性(P<0.05)。说明通过循证护理模式的干预,创新护理技巧,优化护理方案,在医护实践中完善了护理模式。
综合上述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患者中,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了临床满意度,同时改善了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明显,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聂文芳,胡芬,丁新波,等.112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17):51-56.
[2] 陶风英,黄平,禹琦.引导想象放松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疼痛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689-1694.
[3] 张嫦莲.循证护理干预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护理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48-1749.
[4] 贺倩.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缓解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9):1093-1096.
[5] 王丽,陈佩娟,杜真真,等.癌症病人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制订和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