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
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412
【摘要】
五脏补益法是高忠英教授根据五脏气血阴阳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征提出的补益法则,是高老学术思想的中药组成部分,它将脏腑阴阳互根、气血互生等整体观念贯穿其中,弥补了补益方剂遗漏不全的缺憾,丰富了补益法理论的不足。高老的五脏补益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之中,提出了药物配伍过程中因性味、配伍关系、药量、佐引等所形成的的配伍规律,列举了大量古方、名方以为佐证,尊古而不泥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高老之五脏补益学术思想对临床五脏虚证辩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虚不受补”的传统法则。
高老在五脏补益之中,应用补益脾胃之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显著疗效。高老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在综合古代医家在脾胃理论之所长的基础上,从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角度,提出了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的核心为脾虚胃燥,在治疗上应遵循健脾益气、养阴润燥为要,同时提倡在治疗慢性胃炎中应当重视辩证与辨病(胃镜及病理的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以提高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其独到的学术思想给吾辈学者开阔了补益脾胃之临床运用的新思路。
关键词 :五脏补益、补脾法、慢性胃炎、临床治疗
一、高忠英五脏补益学术思想
高老14岁秉承家学、研习医理三世为医,20岁入北京市中医医院内科任中医师,1962年拜京城名宿魏舒和为业师,先后专题研治呼吸及消化道疾病,后调入中医药学院,任方剂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高老从事中医临床60余载,有着扎实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结合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五脏补益法的系统学术思想。
自古至今,历代医家不断的探索五脏治疗法则,论著繁多,各有卓见,但尚未有系统的治法体系。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有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据唐·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其中就五脏六腑之特点做了简明的概括,而就其五脏虚证之治法难有系统论述。高老根据脏腑生理之特性结合气、血、阴、阳虚损之病理特征,以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及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根据五脏与六腑的藏泄特点、生克规律、研究药物配伍后的作用与疗效,经过反复实践与验证,在临证用药方面形成了“五脏补益”的系统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倡导慢性病治法以补益为主导,明确了五脏补益之基本原理及其治法组方之规律,提高临床之治疗效果。高老指出,五脏虚证不外乎五脏之气、血、阴、阳之不足,但因五脏的生理条件各异,其产生的病理变化必然有别,所以在治疗五脏虚证时运用的补益之方必有所不同。高老指出“大凡补益之剂,其组方之法,必以脏腑生理与病理特点为基础,失此则无的放矢,群药无主,补之无益反受其害。”高老的五脏补益体系思想对临床五脏虚证辩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重新诠释了“虚不受补”的传统治法。
二、五脏补益之补脾法
脾胃同属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主运化;其二为主统血。其主运化之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运化食物;其二为运化水液。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液的化生和充实,均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高老认为脾胃化谷输精、升清降浊之功均依赖于中焦阳气之充盈,故脾以阳气为本,其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阳虚与阴虚。因此,按照高老的理论,脾虚证当以补脾气、补脾阳和补脾阴为法。
(一)补脾气
脾气是指脾脏之气。脾气虚则是指脾气亏虚不足,导致运化失职,常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
而脾气虚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吐泻太过,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所致。
《灵枢·五位篇》有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明脾胃之气本源在于水谷之精微,故脾所藏之精为水谷之精。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脏之精,故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脾气充实则运化功能健全,正气充足则不易受邪气侵袭,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元·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有云:“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若脾胃已虚不能运化精微,水谷不化精微则中气生化无源。按照高老之补益思想,补脾气当首推党参、黄芪甘温益气之品为君药,直补气虚,扶脾之弱,增其运化之功,使中焦气盛而复其脾气。
脾喜燥恶湿为其生理特性,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清·吴达《医学求是》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则运化水液受困,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又谓“湿困脾”;遵从高老补益思路,当以白术甘温苦燥为臣药,既助参、芪补益中气,又能燥湿化浊助脾之运化。病在中焦,宜用甘草之性守中为使,补益宜缓,而使中气渐复。补脾气之治法,遵师之补益法则,当以甘温益气、燥脾化湿为正法。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如湿困泄泻者,参白术散;如中气下陷者,宜用补中益气汤等。
(二)补脾阳
脾阳是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
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以致脾阳虚衰,温运失职,寒从内生,水谷失运,水湿不化。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则为食少腹胀,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阳虚失运,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脘腹隐痛、冷痛,喜温喜按。脾阳虚衰,水湿不化,泛溢肌联,则为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则为白带清稀量多。脾阳虚衰,温煦失职,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阳虚气血不荣,水气上泛,故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失运所致。
高老认为脾阳根于中气,谷盛气旺则脾阳振,谷少气虚则中阳衰。脾阳虚衰往往是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的体现。“阳虚生内寒”故脾阳虚的见症基于脾气虚衰及里寒证的相合,为阳气不足为本,寒因虚生为标。故补脾阳之法当以立中气为本,气旺则阳生,参、芪等甘温补中之品为君药;以干姜等辛热之药为臣,温振阳气,兼散寒邪,借术、草运脾缓中为佐使。配伍关键在于以甘温益气为要,辛热温阳为辅,令中气徐徐而生,脾阳随之而立。高老临证据阳虚程度之不同选用炮姜、干姜、附子、肉桂或桂枝等诸药配伍。
(三)补脾阴
脾阴是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脾阴虚是指脾阴液不足,调控运化食物和输布水谷精微作用减弱,虚热内生的病理变化。
脾阴虚发生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病后伤阴等因素相关。基本病机为脾阴液亏虚,燥热内生。
脾主生化,其实质包括了肠胃参与消化过程中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谷精)和津液(水精),并由脾脏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传输至各脏腑。脾阴亏虚实为脾阳虚弱不能化生阴液所致,故脾阴亏虚者,清津不升,浊液不降,营气不得布散,致见唇干舌燥、便秘不畅、肤燥消瘦等症。
高老认为脾阴虚之根仍为中气不足,当以益气治本为先,以助其生化,兼以滋阴润燥治标之法。益气之品当宜选参、芪、山药等品,补益中气,使脾阴化生有根,滋阴润燥常借麦冬、天花粉、玉竹等甘酸化阴、增阴滋液之品。此法标本兼顾之方。
(四)补脾法的思考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
脾气先天乃脾精所化,后天化水谷为精微,化水饮为津液,布输水谷之精液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为用。脾为阴中至阴,喜燥恶湿,当以燥升为健,其体现在将水谷之精液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养全身,又体现于维持内脏位置的稳定而不下垂,更显于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而不逸出,控制水谷之精输布于脏腑而不无故随大小便排出。
脾气虚衰,则运化水谷、转输精微、统摄血液的功能减退。所以脾气虚是造成脾的功能失调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其临床主要表现在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并伴有全身性气虚的症状。
脾阳虚往往是因为脾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病理结果,亦或因饮食过于生冷,或过用寒凉之药,直接损伤脾阳而致。脾阳虚往往表现为温煦机能的减退,而致寒湿内生。
脾阴虚可以理解为脾的阴液不足,其常与胃阴不足相兼出现。脾阴虚则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可见虚热证。
高老认为脾以阳气为本,其根在于谷气而喜燥运。脾胃化谷输精、升清降浊的功能,主要依赖中焦阳气的充盈,故精气旺盛又是中气充沛之根本。中气盈盛得之于水谷化生之精微,故补脾者必以进饮食、健运化、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而使中气自复。是故补脾气当以甘温益气,燥脾化湿为正法;补脾阳当以甘温益气,辛热温阳为要;补脾阴当以甘温益气,升津润燥为纲。此为高老补脾法之精华,为吾辈临证用药配伍拓展了思路。
三、补脾法之临床运用体会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奠基理论始于《内经》,辨证初成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李杲。高老认为脾阳代表整个消化功能,胃阴的产生源于中焦气化,胃阴实为脾阴的一部分,其本为脾阳升华水液所产生的消化液,脾胃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当胃粘膜的腺体萎缩,胃阴生化无源时,应以补脾助生化之源为本。高老在临床治疗上注重中医宏观辨证与辨病(胃镜及病理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诊断分型清晰,用药精准,疗效显著。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高老以脾胃的生理、病理为切入点来分析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中综合运用《内经》的脾胃学说、《伤寒论》的脾胃证候学说以及《脾胃论》的脾胃生理、病理变化与用药配伍思想及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之关联理论,结合叶天士论述脾胃病证的理论,借鉴《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治法,提出了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核心病机为脾虚胃燥,治疗当以健脾益气、养阴润燥为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治疗。
(一)脾虚胃燥为慢性胃炎之基本病机
脾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脾在五行中为太阴湿土,其生理特性为喜燥恶湿,主运化。胃在五行中为阳明燥土,生理特性喜润而恶燥,赖阴液滋养,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充分阐明了脾胃的生理特性。
脾胃互为表里关系,无论是哪一方受损或失衡,最终都会导致脾胃同病。在临床上西医命名的慢性胃炎,可为脾病、可为胃病亦可为脾胃同病。中医辩证需分虚、实;阴、阳;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有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据唐·王冰注云:“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故在病理上,脾病多为虚证,治疗上宜补,胃病多为实证,治疗上宜泻。脾主生清,胃主降浊,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虚胃燥证,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并存,形成了慢性胃炎特殊的的病证表现。高老之所以称为胃燥而不是胃热,是大多数病人并没有口渴思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便秘、溲黄等典型的胃热炽盛证的表现,而以津液不能上承濡润为主,故以胃燥称之。
脾以阳气为本,阳气旺盛则消化功能强健。中气来源于水谷,如《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饮食充足则中气强,气旺则阳气盛。"显见阳气本为一体,气为阳之渐,阳为气之盛。但是五脏之中,脾脏未见本形。《素问·五藏别论润篇第十一》"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脾既无形,中焦阳气收藏于何处呢?高老认为整个消化系统从口,食管、胃、小肠、大肠至肛门,均为脾之本形,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功能减弱,都是脾虚的表现。《金匮要略》将乌梅丸之肠寒直称"脏寒",点明脾脏之本形。慢性胃炎长期消化功能减弱而致气短纳呆,腹胀便溏,甚至消瘦乏力,舌淡胖齿痕,脉沉滑多细,皆为脾虚之象。因此,脾虚是消化功能减弱的必然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以胃黏膜及腺体的损伤为主要病变。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及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伴或不伴胃粘膜糜烂。初起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烈酒、辣椒等辛辣食物,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以及胃酸、胆汁反流损伤胃黏膜而致病。浅表的炎症以胃壁出现局部或大部红肿为主,失治则可产生出血点或糜烂甚至溃疡,继而出现中、重度腺体的萎缩,再严重者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终至而成疑难之症。高老认为初起由外界物质的损伤,以及郁火、滞热灼烁胃阴,致胃黏膜失于濡润症见胸腹灼热(烧心),口干,舌边红苔薄黄;气失和降,则见呃逆反酸,脘痞胀满等,是为胃燥标急之症;病情恶化至腺体萎缩,即是胃阴生化源绝的体现,证属虚燥,自当以本虚求之。因此,胃燥是慢性胃炎病变实体的特征。
胃阴源于中焦气化。水饮入胃,全赖脾阳的运化助胃之"游溢",通过"散精"以升清泌浊,将大部分清津升达于肺、宣发布化于周身。中阳在升化水津的同时,必然要将一部分水津升华为消化食物所需之消化液。之所以将脾之本形连及整个消化道,是因为脾阳代表整个消化功能,阳气虚则消化功能减弱;而脾阴则包涵上下消化道的消化液、润滑液(唾液,食道润滑液,胃液、肠液等)。脾阴虚证以口唇干、便秘为主症,上消化道的进口,与下消化道的出口缺乏濡润,正是体现了整个消化液的亏虚。胃阴(液)是脾阴的一部分,是脾阳升华水液所生。故当腺体萎缩,胃阴生化无源时,应以补脾助生化之源为本。因此,脾虚胃燥是慢性胃炎阳虚阴亏的根源。
(二)补脾润燥为慢性胃炎之基本治法
高老认为,辨证分型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更要注意强调脾虚胃燥的病理归属,结合胃镜下黏膜红肿、糜烂、萎缩等状态,正确地选药组方,方能取得理想效果。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立玉液汤,开创了补脾阴之要法,其重用山药补脾滋阴,以黄芪、葛根益气升清,鸡内金健胃消积,知母、天花粉生津润燥。而胃燥则标本有异,应在治疗中仔细揣摩。高老临证长于辨证并辨病(西医的诊断并注意参考胃镜检查结果)结合。健脾补虚首选四君子汤,用太子参(或党参)补气生津,他认为太子参为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可养胃阴、润胃燥; 用白术补气健脾以助运化,鸡内金、半夏曲健胃消食而平逆,陈皮、莱菔子行气消胀。用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或川贝)收敛止酸,酸多上逆反流者,合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胆汁反流者加郁金、枳实、白芍疏利胆道。初起胃壁炎症红肿者多以热燥为主,用浙贝母或川贝母、天花粉、连翘清散结热消肿,且甘凉润燥;病久腺体萎缩则属虚燥,加黄芪、山药、浙贝、花粉滋脾生液;舌红干裂者为燥伤津液较重,加沙参、麦冬、玉竹养阴增液;久病兼瘀证者,加丹参、莪术活血化瘀;兼郁火者,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热泻火; 苔黄便秘者,加酒军、枳壳通利大肠,泻热通便;食滞脘痛,舌苔腻厚者,加焦槟榔、木香行气化滞止痛; 中阳不振,喜温热饮食者,加炮姜、砂仁温中散寒等等。
(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之中西医结合思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都偏低,结合病理学的胃腺体的萎缩情况,西医一般认为胃粘膜的萎缩是不可逆的。而高老采取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方法使脾气得以恢复,气血津液得以正常输布,胃部血液得以畅行,胃粘膜得以濡养。胃镜下我们看到苍白的萎缩腺体得到有效血供和阴液滋润后,让逆转成正常的腺体成为可能。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起居的综合调理,很多都有明显的改善或者痊愈。临床上这样的病例不在少数,并且都有病人治疗前后的胃镜和病理报告作为客观指标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胃镜技术迅速发展,胃粘膜的变化情况在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胃镜可以看做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和发展,根据胃镜下所看到的具体的胃粘膜表现和病理结果,再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即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紧密结合,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和辩证分型更加准确,同时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借助胃镜、病理检查来印证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比单纯症状的改善更有说服力。
高老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根据胃镜结果而命名的疾病,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不能单纯中医诊疗而忽视西医检查及西医病理诊断,因为这会降低辩证的准确性及严谨性 ,同时胃镜检查也成为中药治疗使肠化生或异型增生得以逆转的强有力证据,从而也更具有科学性。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病因病机的正确分析与掌握,而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胃镜及病理结果)相结合,再加上病人的饮食起居的调护,疗效才能更显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党参、白术等均有增强免疫能力,促进细胞及机体的生长的功能。浙贝母、天花粉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两种作用,并具有抗炎抗感染作用。高老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方疗效确切,但对改善胃粘膜萎缩的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经典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女,43岁,于2016年11月1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中医门诊部首次就诊。
患者主诉∶胃部疼痛28年。
病史:患者胃部胀痛,多食则胃脘不适加重,食后反酸,月经色暗,少腹下坠胀痛而寒,白带量多咖啡色,心烦,耳鸣。
舌诊:舌暗红,苔薄少。
脉诊:脉沉细。
辅助检查∶
(2015-10-08 中日医院)胃镜∶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病理∶中-重度上皮肠化伴轻度不典型增生。
(2016-11-01 北大医院)胃镜∶轻度慢性胃炎。病理∶轻度肠化。
中医诊断:胃脘痛。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辩证:脾虚胃燥,肝虚血瘀。
治法:健脾和胃,养血活瘀。
方药:炒白术20g 渐贝母20g 天花粉 20g 海螵蛸 20g益母草 20g 鸡内金 12g 炒白芍 20g 莪术10g太子参 20g 当归15g 三七粉3克 丹参20g巴载天 10g 小茴香10g 桂枝10g阿胶珠 10g。28剂水煎服。
2016年12月16日二诊:药后胃胀、胃痛明显减轻,反酸明显减少,舌暗红,苔薄而少,脉沉细。方药:上方加减:去白芍、丹参加檀香10克 吴茱萸5克增强祛寒、敛酸、止痛之功,续服28剂水煎服。
2017年2月17日三诊:药后反酸明显减轻,饭后胃胀减轻,纳可,月经血色渐红,情绪渐好,少腹冷痛基本消失,舌暗红,苔薄少,脉沉细。方药:上方加减:因虚寒症状基本消失故去吴茱萸、小茴香、桂枝加半夏曲10克 丹参30克 木香10克加强健脾、和胃、行气、祛瘀、消胀之功,续服28剂水煎服。
2017年3月17日四诊:药后反酸明显减轻,饭后胃胀减轻,情绪激动时胃胀加重,偶有口中泛酸,纳可,月经血色红,经期缩短(原40余天,现30日左右,基本恢复正常),情绪渐好,少腹冷痛明显减轻,舌少苔,脉细滑。方药:上方加减:上方去焦槟榔、木香、巴戟天加郁金10克 枳实10克 川楝子10克,增强疏郁、行气、止痛之功,续服28剂水煎服。
随访:四诊之后,笔者针对该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根据患者自述,服药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轻度不适,仍自行坚持用高老中药处方治疗,数月后停药;胃镜复查结果:(2018-08-22 中日医院)∶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病理∶(胃窦)粘膜轻度慢性炎。经治疗,患者胃镜显示:胃粘膜肠化生完全消失,胃萎缩已恢复至正常,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明显好转。
讨论:
上方用太子参补气生津,养胃阴、润胃燥。白术补气健脾以助运化,鸡内金、半夏曲健胃消食而平逆,檀香、木香、川楝子行气消胀止痛。用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或川贝)收敛止酸;因胆汁反流加郁金、枳实、白芍疏利胆道。用浙贝、花粉、清散结热,消痈肿,且甘凉润燥;久病兼血瘀证,加丹参、莪术、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血虚经少,加当归、阿胶珠养血通经;食滞脘痛,舌苔腻厚者,加焦槟榔、木香行气化滞止痛; 中阳不振,下焦虚寒,加吴茱萸、小茴香温中散寒。诸药合用,病证结合治疗,疗效甚佳。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浙贝母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作用;天花粉有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及抗肿瘤作用;白术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同时具有抗肿瘤及抑菌作用,海螵蛸具有中和胃酸作用,护黏膜、抗溃疡作用及抗肿瘤和止血作用;吴茱萸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溃疡作用及镇痛抗炎作用;莪术能改善胃电节律失常,增强胃动力顺应性,推动胃肠蠕动,且具有护胃止血的功效。高老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善用以上药物配伍治疗胃粘膜肠化生,这也从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高老的药物配伍对于治疗胃粘膜肠化生方面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高老在病机上强调脾虚胃燥为病之根本;诊断中强调辩证与辩病(西医诊断与胃镜)同用的中西医结合思路;治法上以补脾润胃为核心;药物配伍中注重补脾气、补脾阴,以参、术为君,补中益气,助脾运化升清;以甘凉清润散结消痈肿之药(天花粉、川贝、三七)清润胃燥,同时助其消炎;其补益配伍思路及散结消痈的用药思想极具特色,特别是在胃粘膜肠化生治疗上的疗效,值得深入思考与推广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当以收集更多的病案加以分析与,形成研究专题将该病的治疗经验形成学术成果以供后人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