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云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应用维生素K1导致不良反应的28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临床症状构成比。结果:注射部位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64.2)高于注射部位深(35.7),且新生儿的主要不良临床症状以注射部位红肿硬结为表现(42.8)。结论:维生素K1易发生不良反应,新生儿应严格给药,尽可能选择肌注给药或深部皮下注射给药,以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新生儿;维生素K1;安全因素;对策
因维生素K1的不足导致出血的状况主要发生在未满4个月的新生儿群体中,尤其是颅内出血症状,不仅提高了新生儿伤残和死亡几率,而且还加快了发病速度,严重损害新生儿身体健康[1]。因此,本研究将对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的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进一步探讨分析,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应用维生素K1导致不良反应的28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1.2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阅应用维生素K1引起的不良反应病历,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发现,注射部位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64.2)高于注射部位深(35.7),见如下表1。
3安全影响因素
3.1药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的主要不良临床症状以注射部位红肿硬结为表现,其原因为维生素K1为脂溶性半油剂,色黄,遇光易变色,药理毒性低。不过维生素K1自身带有刺激性因素,对注射区域刺激性大,维生素K1可引起注射区域红肿和疼痛现象,且肌肉对脂溶性半油剂吸收缓慢,这无疑加重了硬结的形成和发展。
3.2注射部位:由于肌注深度不够,肌注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达到肌肉层时,药液在脂肪层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晶析出刺激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结晶体形成硬结。由此本研究结果发现,注射部位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注射部位深。
3.2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因对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影响未予全面了解,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当等。
4对策
4.1严格根据医嘱给药:维生素K1作为产科临床上常用医疗药物之一,通常作为新生儿因维生素K1不足所出现的出血症状。不过该药物对注射区域刺激性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在医学临床上需严格使用药物,缓解不良情况的产生。
4.2给药途径:维生素K1的药物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的给药途径只能为肌内注射以及静脉注射。而临床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只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壶入等方式给药。由于维生素K具有多种不良并发反应,因而临床上应转换传统观念,为新生儿健康着想,由此尽可能选择肌注给药或深部皮下注射给药。
4.3加强不良反应警示:在欧洲部分国家维生素K1的说明书里具有黑框警示说明,警示在进行用药时不良情况发生。由此可知,欧洲国家高度关注药物的安全使用。因而需加强对维生素K1不良反应警告,且医护人员更应严格把控用药标准,增强用药警觉性。同时,注意保存条件,维生素K1一定避光保存,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观察药液颜色,若颜色加深,则表明维生素K1已氧化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4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5总结
维生素K1作为新生儿常用的一种临床药物,应用范围广泛,对维生素K1引起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以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殷炽龙.维生素K1在新生儿早期凝血功能异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9,016(036):166-169.
[2]范小刚,奚莎,王亚琴,等.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_1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6):14-16.
[3]王晓燕.儿童静滴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的1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药学研究,2018,37(09):64-67.
[4]马雪英,王二胜,张翠玲,等.维生素Ksub1/sub注射液安全警戒信号的挖掘与评价[J].中南药学,2019,29(010):238-239.
[5]范小刚,奚莎,王亚琴,等.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_1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11(6):66-69.
[6]吴晓芬.维生素K1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观察及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卷(29):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