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毅 穆可丰 华有 张志旭 姚珺峰
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太白草医在药物分类方面有“四梁八柱”学说,四梁即太白草药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八柱即太白草药“表、风、清、利、气、血、涩、补”八类药物。现将太白草医“四梁八柱”学说介绍与后,供学习研究太白草医理论参考。
关键词:太白草医;四梁八柱;学说
太白草医理论与中医理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太白草医在疾病病因病机方面有“七因(风、寒、暑、湿、郁、损、衰)”之说,在药物分类方面有“四梁八柱”学说,组方原则有“七法(补、泻、宣、通、理、散、收)”之说,治疗方法上有“和冠八法”“少宜用平,中宜用削,老宜用通” “善用风药”、“喜用血药”、“早用涩药”之理论,这些理论和方法,已在草医界口传心授流传数千年,鲜有文字记载,笔者为太白草医第25代传人,研究学习太白草药50余载,现将师傅传授的太白草医“四梁八柱”学说介绍与后,供学习研究太白草医理论参考。
“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太白草医将其用于太白草医药理论之中,最早记载太白草医药“四梁八柱”学说的书籍,是太白草医药泰斗李白生先生所著的《太白草药性赋》,正式出版的书籍是2011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笔者书写的《太白本草》一书,此前草医界对“四梁八柱”学说虽口口相传,人人皆知,常常运用,但鲜有文字记载。其理论一种认为是太白草药对方剂中君臣佐使的分类,如陕西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室胡步超、陕西省西安市药品检验所申作洵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年总22期撰文《太白草医药考证及理论体系探讨》一文中,认为“草医在自己独特领域内发展起新的药物配伍理论即四梁八柱理论。草医草药中的四梁八柱犹如中药方剂中君臣佐使一般,使用时随机加减因临床病情和处方而定。”[1]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能是太白草医药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因无文字记载,各位前辈对其认识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并付诸于临床实践。
笔者根据师傅传授、走访多名老草医认为,太白草医药的“四梁八柱”理论,用于草药的分类较为妥帖:
一、“四梁八柱”学说是太白草医对药物的分类方法。四梁即太白草药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八柱即太白草药“表、风、清、利、气、血、涩、补”八类药物[2]。这样分类方法,笔者在《太白本草》一书中运用,确实便于记忆和临床运用。
过去草药的医疗形式是以摆摊为主,现代在秦岭山脉太白山沿线农村古庙会仍可见此形式行医之草医,草医们在摆摊时有“四梁八柱一座山”的摆法,即是把功效相近的药物摆在一条线上,用寒、热、温、凉不同的药性区别摆放,又把“表、风、清、利、气、血、涩、补”类的药物,以八卦的形状摆放开来,以方便组方配药。这是一种原始的,但又是科学的药物分类法。在 “八柱”中又有小的分类,如清药中有清肺药、清心药、清肝药、清胃药和清退虚热药等,其详细内容笔者在《太白本草》一书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细表。
此外,还有“官药”“草药”“高山药”“中山药”“浅山药”“花药”“细药”及“三十六天罡药,七十二地煞药”的分法,均有一定含义。但总体以“四梁八柱”分类药物为主流。
二、太白草医“四梁八柱”理论的基本内容。
太白草医的“四梁”和中药的“四气五味”中的“四气”一样,用“寒、热、温、凉”把草药分为四大类,是大家熟识的知识,在此不再赘述。现将太白草药“八柱”内容介绍与后,供大家学习研究参考:
1、表药:
太白草医把凡以发散表邪,以治疗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表药。表药味多辛、质多轻、气多薄,性有温、凉之分,归肺、膀胱经。肺主皮毛,主宣发与肃降。本类药物偏行肌表,发汗祛风,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以治表证,并能防邪入里传变。即《内经》所云“在皮者,汗而发之”。此外,部分表药兼有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等作用。
表药中春季常用连翘、女儿茶;夏季常用偏头草、藿香;秋季常用野菊花、桑叶;冬季常用长春七等。
2、风药:
风证虽有外风、内风之分,然其症状皆有“动”象。故将凡以祛除外风或息止内风、治疗以“动”为主要症状的风湿痹症,以及躁动不安的失眠等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风药。表药中有发散祛风作用如长春七、偏头草等药物亦属风药。草医有“善用风药”的理论,一是风药治疗范围广。二是风药能引除伏邪,三是少佐风药,可推动生机。根据风药的功效及主治范围,分为祛风湿药、息风药及安神药等。
常用的风药有:长春七、鹅不食草、晕鸡头、桃儿七、钮子七、铁牛七、穿山龙、大救驾等。
3、清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药。本类药物味苦,性寒、凉,沉降入里。即《内经》所谓“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所谓:“疗热以寒药”之意。
里热证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内生二类。有在表、在里、在脏、在腑、在气、在营、入血、实热、虚热之分,故清药又有清肺药、清心药、清胃药、清肝药、清虚热药之分。亦有按清热作用的强弱、功效的不同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退虚热之分类者可相互参考,以求熟悉药性,便于使用。
此类药物常用的有:女儿茶、鱼腥草、太白茶、药王茶、半枝莲、雄黄七、太白花、茱苓草、竹根七等。
4、利药
凡以通利大便、小便及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药。本类药物多为沉降之品,分别归大肠、小肠、膀胱及胃经。《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利药根据脏腑归经、功效主治之不同,可分为泻下通便药、利尿渗湿药、消食导滞药。
利药常见有:飞天蜈蚣七、老龙皮、透骨消、红石耳、九牛七等
5、气药
凡以调和气机,治疗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肺气不畅或痰饮等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气药。气药味多辛苦,性多温,气味多芳香,分别归脾、胃、肝、肺经。《难经》云“气者,人之根本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也云:“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又云“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3]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人身气机调畅,升降出入协调平衡,则五脏安和,气血、津液化生代谢正常,反之则病。本类药物辛开苦降,芳香走窜,分别具有调理脾气、疏肝解郁、理气宽胸之能。根据药力之强弱,分别具有行气、破气、降气或兼有止痛、化痰、散结等功效。
常用药物有:太白米、地胡椒、八月瓜、鼠曲草、大头翁、葫芦七等。
6、血药
凡以活血化瘀,治疗瘀血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血药或活血药。血药中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称为和血药;活血药作用较强者称为破血药,或逐瘀药。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性温,归心、肝二经,适用一切瘀血阻滞之病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且致病范围广泛,遍及内、外、妇、儿、伤等各科。凡痛如针刺,痛有定处,不论在头,在胸,在腹诸病证,皆为瘀血之证。
使用血药时,首当明 “血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削而去之”之意。配伍时,喜温而不喜凉。二须知“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当配伍行气药。三要根据瘀血程度、病因和兼证、体质强弱,掌握用量,分别选用和血药,活血药、破瘀药并配伍相应的药物。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体虚及孕妇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或忌用。
常用的血药有:红毛七、景天三七、见血飞、桦菌芝、窝儿七、桦黄等。
7、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涩药。本类药物味多涩或酸,性平或温,归肺、脾、肾、大肠诸经。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主要用于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痢、久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吐血、咳血、崩漏及带下等滑脱不禁之证。
本类药物,主要治标,故首要寻求发病之本,适当配伍,以标本兼治。使用涩药时,考虑滑脱不禁之气、血、精、液及二便失禁之早期虽为标证,但久之正气更虚,根本不固,故初现苗头则早用涩药,防微杜渐,固其正气。《道德经》云:“治人事天莫若啬”, “啬”者,固摄、制约之意也。此论虽是道家养生、摄神、葆精、受气、养形之意,然亦为医家顺天应人之理也。人之五脏,藏之则安,脱之成疾。应早用涩药,顺其自然,应天应人,实为养生疗疾之道理,古今不变之真谛。
8、补药
凡以补虚扶正,治疗虚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之为补药。补药味均甘,性或温或凉而平和,质多有黏质,主入五脏。《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之功,不外化生与藏精气两个方面。治疗虚证要“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使用补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查清病因,虚从何来,以求治本。
二是要分清正邪,辨明虚实。用药之时,或祛邪或扶正祛邪并用。
三是配用顺脏药,以顺应脏腑之生理特性,促进脏腑化生正气。
四是配用应季药。以顺其脏腑之特性,应时令季节之主气。
五是佐用风药。在使用补气、补血、补阴药时,少佐风药,鼓动气机,助其生化,此亦为“善用风药”之一也。
六是忌滥用补药。不可补益太过,反生壅滞,阴阳失调。
体虚之体,由来已久,宜缓而补之,以免“虚不受补”。用药时当选用丸、散、膏剂,长期服用。
补药分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常用的补药有:手参、红景天、金丝带、无娘藤、隔山撬、太白洋参、凤尾七、鹿寿茶、补血草、牛毛七等。
三、“四梁八柱”学说在太白草医药临床实践的意义
“四梁八柱”学说较好的解决了太白草药分类的问题,用四梁概括了药物“寒、热、温、凉”四种基本特性,用“八柱”即“表、风、清、利、气、血、涩、补”对药物进行了分类,这样使草药有“梁”有“柱”提纲挈领的对太白草药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便于学习和临床运用。
掌握好“四梁八柱”学说,对于我们挖掘整理太白草医药理论,学习太白草医药知识,将太白草医药更好的用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步超、申作洵,太白草医药考证及理论体系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22,1-2
[2]穆毅,太白本草,[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7
[3]《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宣明五气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老子,道德经,[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