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吴晨荻
[导读]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的效果。
        吴晨荻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分别应用替比夫定药物和拉米夫定药物展开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随后展开有效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将替比夫定药物实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此药物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常见传染病之一,且发病率极高,由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是院内研究过程中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以药物为主,其中常用的药物是拉米夫定,当患者服用后,虽能够起到降低乙肝病毒基因的作用,但是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目前,临床上抗病毒治疗方法,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方法,其中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分别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等,若患者长期服用拉米夫定药物,会导致病毒发生变异,从而形成耐药性高,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本院收治合计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药物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1月份至12月份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参考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合计分60例,其中实验组男患者38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下限25岁,年龄上限78岁,中间数为(51.50±0.61)岁,对照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年龄下限28岁,年龄上限81岁,中间数为(54.50±1.29)岁,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临床症状和血清HBVDNV检测,以及结合《肝炎诊疗指南》中的标准展开诊断,全部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诊断标准,同时两组患者也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其家属知晓并签署了同意书,也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排除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排除中途不配合患者。对比2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药物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每天口服一次,一次服用0.1克。
        实验组:应用替比夫定(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药物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每天口服一次,一次服用0.6克,嘱咐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个月。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从结果得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项目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60    32    16    10    2    58(96.67%)
对照组    60    29    12    6    13    47(78.33%)
X2                        9.2190
P                        0.0024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发生头痛1例,发生头晕患者1例,发生上腹部疼痛患者1例,发生腹泻患者1例,总发生率为6.67%(4/60),对照组患者发生头痛患者2例,发生头晕患者4例,发生上腹部疼痛患者3例,发生腹泻患者2例,发生疲劳患者3例,总发生率为23.33%(14/6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X2=6.5359,P=0.0106)。
3.讨论
        临床医学中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乏力、腹胀均为临床表现,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一旦发病时不及时展开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恶化,同时容易诱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不断降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经大量分析得知,诱发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有很多原因,分别包括预防意识差、免疫力低感染病毒、家族性传播、婴幼儿阶段感染病毒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主要使用多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中拉米夫定药物属于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病毒复制,虽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会增加患者耐药性,进而延长患者病情恢复。替比夫定是一种核苷类药物,该药物主要由人工合成的多聚酶,当患者服用替比夫定药物后,能够复制乙型病毒,并且使患者肝组织炎症得到缓解,同时起到控制患者病情的作用,具备较高血清转换率,待患者治疗完成后,能够长期帮助患者缓解病情,进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此类药物属于一种强效和高耐药性的基因屏障,患者经过口服之后,能够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使患者病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4-5]。
综上所述,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替比夫定药物,获得较高治疗效果,且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昊,陈忠华.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9):163-164.
[2]徐静,鲍磊,王玉,等.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肾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26(4):288-293.
[3]宁委涛.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3):466-467.
[4]范凌.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73-75.
[5]卢欣伟,廖群.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2):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