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娅
临沧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云南 临沧 677099
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对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调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A组采用帕罗西汀,B组加用劳拉西泮,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凝血指标。结果:B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单纯使用帕罗西汀,联合药物治疗更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因此联合药物治疗法更适合用于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工作。
关键词:帕罗西汀;劳拉西泮;广泛性焦虑症
现代生活的节奏快,故而徒增成年人的生活压力,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焦虑症患者常伴睡眠障碍、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排尿困难及嗜睡等症状,虽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人身安全,但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定致死率。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上将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症以及惊恐障碍,临床以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主。根据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有5%的人群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只是程度不同。为了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本次研究将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对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调5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核心,均分A/B组,分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具体的一般资料如下:
①性别分布: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
②年龄分布:30-62岁,平均年龄(46.58±5.12)岁
③纳入标准:纳入符合临床医学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④排除标准: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残疾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方法
A组:
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国药准字H10950043,具体用药剂量需要酌情加减。初始阶段,医护人员可将剂量设置为10mg/次,1次/d,口服给药。在后续治疗中,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或病情发展,每周增加10mg药量,分次服用,最大安全剂量必须≤50mg/d[1]。
B组:
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治疗,劳拉西泮的国药准字H20090002,口服给药,1mg/次,2次/d,而帕罗西汀的给药方式与服药剂量与A组保持一致。50例患者均接受2个月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综合评估,同时需要配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促措施[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我院以A/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凝血相关指标等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实验中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以及5-羟色胺(5-HT),凝血相关指标主要包括CPⅡb/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及P选择素水平。
为了明确两组不同药效,我院将A/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等级,具体的评级标准如下:
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并无其他并发症。
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并无其他并发症。
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好转,且有其他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A/B组临床疗效对比
结合表1所示,A组的显效患者11例,无效3例,故而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8.00%,B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15例,无效患者仅有1例,经计算,其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00%。单方面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联合用药的B组患者要优于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A组患者,因此联合治疗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jpg)
2.2 A/B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凝血相关指标对比
A/B组患者经治疗后的NE、DA、5-HT、CPⅡb/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B组患者治疗后的NE、DA、5-HT、CPⅡb/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数量激增,主要原因在于生活节奏过快,成年人的精神压力不断累积,致使情绪焦虑。临床表明,广泛性焦虑症以焦虑、反复发作、肌肉紧张、自主神经紊乱及运动型不安为主要症状,同时也存在慢性和急性发作性焦虑两种表现形式,病情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会影响到患者家属的正常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紧张的人际关系成为广泛性焦虑症的导火索[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劳拉西泮的主要成分,而帕罗西汀则可提升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5-HT)的浓度,从而增强中枢5-HT神经的功能,属于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在国内医学临床较为常见。为了探析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的联合药效,我院开展了科学合理的分组治疗,并详细记录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对广泛性焦虑症的实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联合用药的B组患者,不论是实际疗效还是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凝血等各项指标上均优于A组,有效提高了医院整体对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水平。为了积极改善广泛性焦虑症的诊疗与护理服务体系,建议尽快将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的联合用药方案投入到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叶锦聘,叶娥明. 放松训练干预措施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2):139-142.
[2]赵钻华,马彬锋.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0):206-208.
[3]刘二军,张伟玲,王建兵,赵甫刚,白亚平.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20,40(11):118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