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周平华
[导读] 探讨对口服中药汤剂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对策。
        周平华
        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口服中药汤剂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抽取于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口服中药汤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106例患者,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种类、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据统计后,严重不良反应中及一般不良反应中占比最大的药物种类为植物类;患者口服中药制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可能包括配伍、炮制方法、服用时间、用法的不合理,药物诱因、剂量不当、误服其他制剂及个体差异,其中药物诱因的占比最高,高达30.19%。结论: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后,根据病情、个人体质、时间、过敏史等进行个性化药物及药量的开具,交代好煎煮方案、时间、用法及用量,规范炮制药物毒性,均可降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药汤剂;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对策;分析
        中医及中药在我国具有渊源历史,具有复杂性。同一药物与不同药物进行配伍后,所产生的药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治疗中稍有不慎,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给患者再次带来较大的损伤。大多数患者认为中药的安全性高、许多药物是无毒、服用后无不良反应,因此会出现不按医嘱进行用药,从而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临床上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抽取于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口服中药汤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10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均位于36-79岁年龄段之间,所得年龄均值(57.56±5.14)岁。在其中出现28例严重不良反应,78例一般不良反应。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精神、认知及语言异常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病变患者;排除在接受其他治疗患者。
1.2治疗方法
        将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剂量、过敏史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不良反应类型、持续时间及原因进行统计。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均予以停药且对症治疗,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均逐步缓解直至消失。
2结果
2.1患者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种类占比
        据统计后,严重不良反应中及一般不良反应中占比最大的药物种类为植物类。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统计出,患者口服中药制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可能包括配伍、炮制方法、服用时间、用法的不合理,药物诱因、剂量不当、误服其他制剂及个体差异,其中药物诱因的占比最高,高达30.19%。提示出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在于药物本身。大多数的药物自身存在毒性,为了使该类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在临床中常使用水漂、加热及加辅料等方式对药物进行相应的炮制,从而使药物的毒性减少或消失。在炮制中若药物毒性未能根除或使用炮制方案不正确的情况下可使不良反应增加。由于药物有较多的产地、不同季节采摘等相同药物之间的药效及毒性均有一定的差异。患者自身的体质、年龄、过敏史等因素不同,使其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因此开具处方前,询问过敏史,避免过敏性药物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重则能导致患者死亡。将药物拿回家自行煎煮的大多数患者,应缺乏相应的药学知识,因此在处理药物或煎煮药物时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根据本次统计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使患者的药效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的提升。主要应对措施可包括:对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培训,在审核药方中应更仔细,使药方的配伍更具有合理性,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患者做好相应的沟通,提高患者对中药的风险性的认知,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不良反应具有超前意识,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医生在开具处方的同时,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等相关问题,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开具个性化的规范处方,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及药量进行配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调配员在调配药物中,应再次核对药物配伍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配伍影响医生提出疑问,而后在调配过程中,检查有是否出现回潮、变质、变色等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中药的养护问题,对异常的中药及时进行清理;在炮制过程中,对不同药物进行不同的炮制方案才能使药物的毒性消失,严格按照相关炮制方案进行毒性清除,若使用方案不恰当能使毒性残留,从而出现不良反应;对需要自行煎煮的患者,应嘱咐患者中药制剂的煎煮方案,对需先下或后下的药物进行特殊交代,对服药时间及用量进行再三叮嘱,避免长时间服用及药量过度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在服药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就诊,避免错过治疗时间,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后,根据病情、个人体质、时间、过敏史等进行个性化药物及药量的开具,交代好煎煮方案、时间、用法及用量,规范炮制药物毒性,均可降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覃加估.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2):105-106.
[2] 陆敏捷. 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 北方药学, 2019, 016(007):173.
[3] 许新容.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使用建议[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010(026):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