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章兴龙
[导读] 研究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
        章兴龙
        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  无锡市  214199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段时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纳入的样本容量为60例并进行平均分组。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疗效和对治疗满意度的对比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的数据要优于阿司匹林组;在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阿司匹林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他汀类和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缺血而导致脑部功能发生障碍,病患在病情发展期间出现偏侧运动、短暂的失语和感觉障碍以及眩晕等现象,如果不及时对病患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影响病患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其一为溶栓、取栓治疗,但是治疗时间窗窄,对医疗机构技术力量有一定要求,而且有一定的禁忌症;其二为保守治疗即除了溶栓、取栓以外的用药物来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治疗。因为条件限制大多数病人只能进药物治疗而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都能对病患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他汀类的药物属于一种具有广泛性生物学效应的药物,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起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同时还能达到降脂的效果,对病患的大脑起到保护的作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将两类药物进行联合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的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之间,根据样本容量纳入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进行治疗,并进行平均分组。阿司匹林组中男性和女性例数比为17:13,年龄段为64岁~79岁,取平均数值为(71.5±2.8)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中男性和女性例数比为18:12,年龄段为64岁~80岁,取平均数值为(72.5±3.4)岁。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病患在入院之后立即进行生命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让病患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辅助性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病患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服用的剂量为100毫克,每天用药1次;氯吡格雷每次的用药剂量为75毫克,每天用药1次;阿托伐他汀为20毫克每天一次,一个疗程的时间为14天。
        阿司匹林组病患则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用药方案,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服用的剂量为100毫克,每天用药1次,阿托伐他汀每次服用的剂量为20毫克,每天服用1次,一个疗程的时间为14天。
1.3观察指
        本文研究中主要观察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病患在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表示治疗显效;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表示治疗有效;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表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的型号为SPSS21.0,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x±s)和%,数据对比P值<0.05。
2结果
2.1治疗结果
        在经过治疗之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分别为17和11例,总体有效率为93.3%;阿司匹林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例数分别为15例和9例,总体有效率为8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
2.2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阿司匹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4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3.3%。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为阿司匹林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
2.3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对最终治疗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7例和10例,总体满意度为90%;阿司匹林组对最终治疗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4例和9例,总体满意度为76.7%。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的满意度要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病患在临床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脑功能障碍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对病患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2]。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来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控制,其中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其中阿司匹林主要用在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在用药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扩张血管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对病患的供血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还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并对血栓塞的生成起到有效的阻断作用,从而有效预防了血小板聚集的发生[3]。氯吡格雷主要由一种药物前体,通过氧化作用形成2-氧基-氯吡格雷,然后再经过水解形成活性代谢物(一种硫醇衍生物)。氧化作用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2B6和3A4调节,1A1、1A2和2C19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体外分离这种活性代谢物显示它可迅速不可逆的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阿托伐他汀是属于一种他汀类的调脂药物,能够对病患的大脑起到保护的作用并有效降低病患的胆固醇水平,帮助病患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血栓的发生。如果仅仅使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但是整体的疗效并不显著。在用药的过程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配合能够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4]。
        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其治疗满意度也更高。而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联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用药的安全性要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组用药方案。
        由此可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患进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吕珩佩,马超.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0):56-58.
[2]刘娅妮.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3):166.
[3]王晓芳.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2):203-205.
[4]陶鲜红.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8):86+115.
作者简介:章兴龙(1974-10),男,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当前职务:内科医生,当前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普内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