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领 贾利龙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摘要】目的:评估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精神科就诊的60例患者,双盲法分为2组,30例/组,接受传统管理法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精细化管理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将2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责任心评分、护理水平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风险意识评分、护理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康复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精神科;护理;效果
精神科护理对象较为特殊,精神科发病率的近年来不断提升,患者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较多的风险事件,增加护理难度。面对无法控制自己的患者,精细化管理要求充分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精细化管理强调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日常管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围绕精神患者的生命周期开展护理服务[2]。为评估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开展此次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由双盲法将我院精神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法,研究组接受精细化管理。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年龄在49岁~67岁,平均年龄是(56.64±6.28)岁。研究组,16例男、14例女;年龄在46岁~66岁,平均年龄是(56.48±6.32)岁。2组精神科患者的资料相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法,研究组接受精细化管理,(1)构建精细化管理小组,培养护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组织护理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可邀请律师为护理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合理规避医疗纠纷,同时还应积极学习成功的医院精细化管理经验。对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及时找出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在精神科护理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精”指的是精益求精,强调将各项护理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做到最好;“准”要求护理工作准确无误,比如用药准确性;“细”要求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进行细化处理,包括服务细化、执行细化以及管理细化;“严”指的是严格遵循护理工作要求以及规范,避免发生护理差错。(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体质,提升护理工作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水平。另外,对护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明确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升护理效率。(3)制定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准则,并将其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同时还可组织培训教育的方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另外,还应引导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自我工作行为进行审视。(4)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对于已有的护理管理体系,应做好审查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评定和完善。另外,还需积极推进精神科危重患者急救方案的制定,进而构建精神科细节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1)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IPROS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越好。
(2)服务水平,采用我院自制的评价表评定,包括责任心评分(20分)、护理水平评分(20分)、服务态度评分(20分)、健康教育评分(20分)、风险意识评分(20分),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服务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在统计无误后准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校准,2组精神科患者的IPROS评分、服务水平评分的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计算2组IPROS评分
见表1,护理前2组精神科患者的IPROS评分相比,P>0.05;2组护理后的IPROS评分均提升,相比于护理前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IPR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jpg)
3.讨论
精神科是以治疗精神疾病为主要病症的临床科室,精神病是一组以行为、心理上紊乱为主的精神系统疾病。精神科患者会出现较多不良情绪,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被家人遗弃等等。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3-4]。精神科日常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影响因素多,对此,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精神科护理工作机制,规范护理操作步骤,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风险防控意识,进而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精细化管理以患者健康为主体,帮助患者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对于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和改善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精细化管理强调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和改善疾病价值重大[5]。精细化管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发展形势为基础,旨在提升管理措施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以便于更好的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患者体验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这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缺陷,这是引发不良事件和暴力行为的根源所在,想要实现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不断探索[6]。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莉华. 精细化护理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118-119.
[2] 黄耀慧. 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区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161,163.
[3] 朱长云,何成丽. 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22):149,152.
[4] 李文花.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 健康之友,2020(15):6.
[5] 李亚红,李亚静,李亚萍.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17(28):257.
[6] 王薇.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20,7(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