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   作者:冯影霞
[导读] 糖尿病(DM)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多见病、常见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属于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冯影霞
        钦州市精神病医院   535000
        摘要:糖尿病(DM)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多见病、常见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属于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尚无准确定论,临床症状多样,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两种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生物代谢有直接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不如健康人群,加之一些治疗药物容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关系尚无明确说法,该方面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重点两种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糖尿病发病因素与遗传、免疫、个人生活有直接关系。精神分裂症则与神经发育、遗传、神经递质等有密切联系,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心理压力大,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较高。目前,该类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研究少,如何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尤为关键。
        一、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较糖尿病患病率高.有学者通过对27例精神分裂症与34例糖尿病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共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健康人群[1]。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异常腰围,成为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障碍的影响因子。美国一家公司通过对青少年(13--17岁)精神分裂症儿童研究得出,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为95%,高于常规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95%高于健康人群86%[2]。青少年分裂症治疗比未经过治疗的患者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表示,青少年分裂症或糖尿病增加患病风险。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呈阴性。例如:Reddy研究得出:代谢综合征为共病疾病,精神分裂症较为普遍[3]。但是,分裂症自身能否引起代谢紊研究中,评估了代谢综合征与分裂症间独立的连接作用。搜索多篇论文,893例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仅10%。实践证明:该病发病率无增加[4]。
        二、精神分裂症诱发糖尿病影响要素
        (一)分子遗传        两种疾病均为基因遗传病,尽管尚无准确定论,但经研究发现分子遗传在两种疾病中有重要联系。研究提出:分裂症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家庭史超过40%,直接亲属关系的有19%,对照组仅4.5%。通过回顾性研究得出,DM患病率在阳性家族史者为30%以上,阴性10%[5]。分裂症与2型糖尿病有共同的致病因素,只是外部环境与遗传背景不同呈现不同外在表现型[6]。
        (二)神经内分泌
         第一,HPA。通过对分裂症患者HPA轴功能研究得出,神经内分泌与节律异常,全天皮质醇总量和症状为正比。经相关检查显示,分裂症患者额叶、颞叶等呈低代谢状态[7]。海马作为颞叶内为介导应激反应脑区之一。据报道,海马受到影响将导致人在应急反应下糖皮质类固醇分泌提升,下丘脑的室旁核小细胞神经元表达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兴奋海马诱发人的HPA轴活动降低,表示海马可以阻止HPA轴功能活动。另一方面,海马还能够阻止轴,受损诱发HPA轴脱抑制,皮质醇指标增加进而影响海马。恶性循环,皮质醇成为糖尿病致病激素,指标提升导致血糖提升[8]。
         第二,胰岛素抵抗。据研究,分裂症患者存在情感障碍、社会功能减退,不良生活与饮食导致肥胖,机体代谢失衡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其中,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发生有直接关系[9]。较健康人群,分裂症患者机体脂肪量较高。据报道,分裂症患者未用药患者胰岛素抵抗占35%,肥胖占28%,高于健康人群。国外有研究通过对健康人群胰岛素抵抗研究得出,首发分裂症患者是代谢紊乱的高危群众,三分之一患者有胰岛素抵抗[10]。而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
        (三)抗精神类要素
        分裂症作为糖尿病患病高危影响要素,没有用药患者出现血糖紊乱,药物能够影响血糖调节[11]。非典型抗精神类疾病药物较典型疾病诱发糖尿病率较高。经实践证明,抗精神类药物如:奥氮平促进糖化血红蛋白形成,DM发病率高于使用齐拉西酮、利培酮等药物。部分药物诱发糖调节紊乱与肥胖无直接关联,发病机制分析与胰岛素释放、敏感性有关系[12]。
(四)环境影响要素
         环境为分裂症与糖尿病易感性。有研究提出:维生素D和糖尿病有直接联系。生命初期低维生素D和分裂症有关系。

Chen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经过1.25羟维生素D3生物活性形式调节胰岛素分泌[13]。口服维生素D对患者自身免疫性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研究得出,维生素D能够保护胰岛素β细胞。也有学者提出:低质量生活、教育程度将增加肥胖和其他医疗后遗症的危险性,与分裂症患DM有直接联系[14]。现阶段,不健康生活与环境成为诱发两种疾病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引导分裂症患者健康生活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15]。
三、糖尿病患者诱发精神障碍的影响要素
         第一,DM患者诱发精神类疾病与酮症酸中毒、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异常等有直接关系[16]。第二,DM患者发生精神障碍和DM引起的代谢障碍、器官功能降低有直接联系。第三,低血糖也是引起DM患者精神症状主要因素。因为脑部细胞能量供给为血糖,神经细胞主体无糖原储备,短期低血糖容易出现脑功能异常,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则造成脑细胞死亡。有研究提出:DM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伴有不良情绪以及精神病性表现,如:幻视、幻听等[17]。
四、临床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会引起血糖升高,所谓的药物性糖尿病,只要摆脱氯氮平和利培酮等抗精神类西药后血糖会自然降至正常,氯氮平和利培酮由于依赖性强,在没有别的药物取代治疗前不能停药,这是一大困惑。针对这一情况,只能介入没有依赖性和没有副作用的中草药治疗,在中草药的作用下慢慢地分期分批地将氯氮平和利培酮减掉,最后再停用中草药[18]。这样才能平稳地过渡。此外,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服用中药治疗逐渐减掉西药[19]。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中药没有依赖性,而且可以对抗西药的副作用,调理长期服用西药后的身体状况,调理脏腑机能,固本培元,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如果需要帮助可以与我联系或进入我的科室,祝早日康复[20]。
结语:
        综合分析,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为共病现象,但关于其研究较为浅显,有待进一步探究。分裂症共病DM患者不仅有精神症状也有DM症状。其中,精神症状容易引发机体失衡,DM将加剧精神症状表现,二者相互影响,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社会功能差,生活质量不高。因此,深入探究两种疾病机制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临床研究主要包括生物学基础,药物、生活环境等危险要素,初具成果,但仍然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冬见,林举达.精神分裂症与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8(019).
[2]宋欣欣,安琦,李玉焕.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双足与保健,2019(003).
[3]何婷玉,王惠玲. 辣椒素受体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001).
[4]熊素素,李金,韦雅雪,等.Progress in Research on SNAP-25 Gene and Schizophrenia%SNAP-25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9(008).
[5]鲍晨曦,吕钦谕,易正辉.miR-195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role of miR-195 in schizophrenia[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007).
[6]马庆贺,李慧,王帆,等.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007).
[7]刘雪英,陆莉莉.延续护理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8(021).
[8]孙燕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J].心理月刊,2018(007).
[9]刘飞虎,吴强驹,崔小花,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饮用水锂元素水平关系及相关基因调查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004).
[10]邹超杰,程宇琪.肠道微生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8(002).
[11]张慧娟.精神分裂症患者嗅觉功能研究进展[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003).
[12]吴杰,曾勇,张云桥,等.长链非编码RNA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007).
[13]曹婷,李娜娜,蔡骅琳.神经甾体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6).
[14]刘海波,吴小容.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06).
[15]王也夫,吴桐,李平,等.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9(001).
[16]刘军昌,王中恒,席敏,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与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9(001).
[17]康兆鹏,苏中华.精神分裂症与酒精使用障碍共患病研究综述[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8(002).
[18]吴勇,万静,平军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003).
[19]赖秀林,自福蓉,殷光荣,等.性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009).
[20]孙燕萍,周雷.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研究[J].心理月刊,2018(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