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曹先宏
[导读] 目的:探析初发脑梗死(CI)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内容。
        曹先宏?
        伊春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伊春?153000

        【摘要】目的:探析初发脑梗死(CI)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内容。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Barthel)为(79.56±12.44)分、对照组Barthel为(58.91±7.63)分,研究组更高;研究组、对照组依从性分别为97.14%、71.43%,研究组较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发CI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具有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初发;脑梗死;临床效果
脑梗死是现阶段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患者因为脑缺血导致大脑组织出现损伤,起病急,并且病情发展速度快[1]。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虽然脑梗塞患者在及时有效治疗后,致残率有所降低,但是患者智力与体力依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就CI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CI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研究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一致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药物指导等措施。
研究组:心理护理。
(1)加强交流:护理人员需选择具有激励性质的书籍以及电影,鼓励患者,使其建立自信心。另外也可选择患者过往成功事例进行阐述,使患者在激励下能够重建自信,缓解患者的不安、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扮演好倾听角色,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存在发泄渠道,减少不良情绪的发作。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针对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康复护理方案。
(2)一对一分析:患者自身由于对疾病以及治疗认知度较低,会使治疗难度有所提升。因此护理人员在查房时,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学历、性格、喜好等信息,了解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因素,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另外医院还应开展相关讲座,提高患者对CI治疗的认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例,使患者树立自信心。
(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安静以及舒适,室温应控制在20℃左右,湿度也需要在65%。病房内禁止外人探视,患者家属也应尽可能减少探视次数。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身体进行清洁,维持病房整洁,进行消毒处理,20min/次,1次/d。病房中禁止吸烟,护理人员可播放舒缓的纯音乐,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4)康复保健:第一,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实际程度,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在锻炼过程中,应循序渐进,30min/次,2次/d;鼓励患者多说话,护理人员可以纠正患者的发音,适当进行对话交流。第二,患者在能够自行活动之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保健计划,制定走路、走楼梯等运动计划。另外在患者身体允许的状态下,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练习简易太极,利用中医传统锻炼活动活动患者肌肉。第三,低频脉冲电刺激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当前恢复情况制定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计划,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利用电流刺激患者经脉。协助患者锻炼偏瘫肢体,通过推举活动、肘屈伸活动等锻炼患肢,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Barthel)。
(2)对比患者依从性,完全依从:自觉遵守医护人员的工作,按时服药,遵医嘱,不需护理人员监督督促;部分依从:在护理人员监督下,服用药物,对医护人员的部分要求听从;不依从:患者基本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在护理人员叮嘱监督下,依旧存在不服用,甚至随意加减、停用药物。依从性为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之和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明显。
2结果
2.1  Barthel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表1  Barthel评分比较(±s)

2.2 依从性以及肠镜检查成功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30例,占比85.71%,部分依从4例,占比11.43%,不依从1例,占比2.86%,总依从例数为34例,占比97.14%;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9例,占比25.71%,部分依从16例,占比45.71%,不依从10例,占比28.57,总依从例数为25例,占比71.4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8.737,p=0.003)。
3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多发于45-70岁人群,患者在患有CI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在治疗时,预后较差,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就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看出,对CI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情况下护理人员主要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核对信息等措施,对于患者心理方面并未重视。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在实施护理时更注重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实施心理护理后,护理人员会向将治疗措施的安全性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地讲解,从而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CI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要永娟.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018(006):267-268.
[2] 莫艳嫦,江侧亮.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v.49;No.312(04):316-317.
[3] 吴畏.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4):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