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邱小英 张晓新 莫春明 曲辉 王永军 刘美娜
[导读] 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
         邱小英 张晓新 莫春明 曲辉 王永军 刘美娜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98例心肌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8例早产儿划分为系统治疗组和单一对照组,在治疗方式上,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应用脱水剂、镇静、止痉治疗法。对于单一对照组的49例早产儿,在上述基础上,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对于系统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上,系统治疗组为95.92%,高于单一对照组的81.63%,在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上,系统治疗组数据改善情况优于单一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在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群体的治疗中,能够尽快恢复早产儿的心肌功能,提高疗效,这一药物值得在此类患儿群体中推广。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临床研究

        在新生儿群体中,黄疸十分常见,特别是在早产儿群体,其机体胆红素血症较高,可能引发心肌损伤,临床表现在心动过缓、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喂养困难、暂时呼吸困难等,还有的患儿在临床中没有显著症状,仅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存在异常,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1]。早产儿其机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在临床治疗上,需要予以更多关注。为了探讨治疗黄疸早产儿心理损伤的临床治疗方式,现对本院的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和回顾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98例心肌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8例早产儿划分为系统治疗组和单一对照组,均为49例。在系统治疗组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出生体重为(2012±338)g,平均胎龄为(33.4±1.6)周,33例轻度窒息、16例重度窒息。在单一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出生体重为(1972±405)g,平均胎龄为(32.9±1.8)周,35例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系统治疗组与单一对照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上,没有明显差别,P>0.05。
1.2治疗方法
        针对两组早产儿,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检测方式应用酶动力检测法。在治疗方式上,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应用脱水剂、镇静、止痉治疗法。对于单一对照组的49例早产儿,在上述基础上,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对于系统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剂量为0.5g/d。对于两组患者,均治疗10d,治疗完毕后,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1.3对比指标
        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若经过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心率、心律、心音均恢复正常,检查结果、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有效即症状改善,心电图基本没有明显异常。无效即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患儿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98例早产儿的数据,具体指标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系统治疗组为95.92%,高于单一对照组的81.63%,在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上,系统治疗组数据改善情况优于单一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1与表2:

                                 表1:两组早产儿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


3 讨论
        引发早产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母体,如母体孕期感染、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脐带过短等。在早产儿群体中,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十分常见,在窒息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给早产儿的心肌组织带来损伤,并影响机体其他组织器官[2]。比之新生儿,早产儿的情况比较特殊,其脏器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在心肌缺氧缺血之后,会增加无氧代谢,影响正常的细胞能量代谢,致使心肌组织发生断裂、变形甚至坏死,影响预后[3]。针对临床中收治的早产儿心肌损伤者,一般需要应用血压维持、心肌营养、稳定脑血流等干预方式,磷酸肌酸钠属于高营养类药物,能够对细胞膜发生作用,激活细胞活性,刺激钾离子的正常回流,及时恢复细胞的极化形态,改善早产儿的缺氧、缺血情况,改善心肌缺血情况,提高心肌组织的耐受力[4]。本研究对于系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早产儿应用磷酸肌酸钠,临床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系统治疗组为95.92%,高于单一对照组的81.63%,在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上,系统治疗组数据改善情况优于单一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在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群体的治疗中,能够尽快恢复早产儿的心肌功能,提高疗效,这一药物值得在此类患儿群体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庆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47-148.
[2]王志红.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伤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8):34-35,129.
[3]张彬,赵宏.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机制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2).262-264.
[4]吴丽燕,黄辉文,郭梁.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9).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