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CT诊断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张兰
[导读] 观察组采用放射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张兰
        武汉市第八医院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CT诊断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X射线造影,观察组采用放射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放射CT对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诊断的诊断效果理想,可以直观观察到患者病灶的形态,有利于医生掌握实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放射CT;肺段隔离症;应用价值
肺段隔离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肺先天性发育畸形,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好发与婴幼儿和中青年群体        [1]。形成肺隔离症的原因是患者在胚胎存在前场发育异常导致,因其胚芽发育过程当中胚芽与原始主动脉连接的吻合支出现不完全萎缩,致使患者肺组织的血液供应工作由异常的血管来完成所致。依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叶内型肺段隔离症和叶外型肺段隔离症,叶内型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时大多存在肺部感染性症状,通常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咳痰等,且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目前临床主要的诊断手段是采用 X 射线、CT 平扫及MRI等手段,本研究对放射CT 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详加探究,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6例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放射CT)和对照组(X线),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于20~65岁,平均年龄(33.8±6.7)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分布于21~67岁,平均年龄(34.2±6.9)岁。所有患者中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有15例,出现胸痛症状的患者有10例,出现咯血症状的患者有12例,出现咳嗽症状的患者有19例。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段隔离症诊断标准,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严格审核,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①X线:采用放射线检查,将 X 射线波长调整至 0.08-0.31 埃,并整体扫描患者肺部,严格调整照射剂量<100伦琴,根据患者扫描结果调整 X射线照射剂量,确定照射次数和时间。
②CT检查:利用螺旋 CT 机对所有患者实行胸部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取患者仰卧位,于患者肺尖至腰部这一段区域对患者进行1-2次平扫,在患者处于屏气状态时为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具体参数为 250m As、120kv。将层厚设置为5 mm,将螺距设置为1.5,对肺部区域进行平扫,然后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利用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 L注入患者肘静脉位置,在注射完成半分钟后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再次进行肺部区域的平扫,分析所得数据。
1.3指标判定
分析CT检查的征象表现,对56例患者的X线检查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计数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中,用X2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见表1:
表1:比较诊断准确率[n,(%)]

3.讨论
肺段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的肺部发育畸形,患者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而单独发育,且该组织由体循环供血[2]。肺段隔离症多见于患者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主动脉肺段隔离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肺叶内型与肺叶外型。肺段隔离症属肺叶内型的患者其肺叶主要在脏层胸膜的内部存在,肺段隔离症属肺叶外型的患者其肺叶主要在脏层胸膜的外部存在,通常肺叶内型的患者较为多见[3]。叶内型与正常肺部组织包裹在同一脏层胸膜下,与支气管相通,叶外型是单独存在于肺部自身异常的胸膜下,与正常肺部组织独立,无明显症状,可能会导致肺发育不全、心血管畸形[4]。
目前肺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疾病的金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检出率较低辐射大[5]。随着影像学的进步,放射线检查和 CT 检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中[6]。CT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患者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密度以及周围组织情况,可以为医生诊治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影像资料。本研究对56例肺段隔离症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进行CT检查的确诊准确率显著高于仅实施X线检查的结论(P<0.05)。通过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尚华军[7]曾对放射CT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价值进行评估,得到了CT的检查准确率更高的结论(P<0.05),该结论和本研究类似。
综上所述,CT检查相比于X线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肺段隔离症的诊断准确率,可以直观观察到患者的病变形态,有助于为医生诊断提供积极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细星,宋晓波.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5):909-911.
[2]马英初.放射CT诊断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06):152-155.
[3]薛涛.放射CT对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4):228-229.
[4]谭佰荣.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特点与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166.
[5]金丹.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特点及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2):124-125.
[6]乔永明.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6):709-710+770.
[7]尚华军.放射CT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价值评估[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6):1720+1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