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高职院校护理《人际沟通》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  乔叶 刘英
[导读] 对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高职院校护理《人际沟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乔叶  刘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省  菏泽市   274000
        摘要:目的:对学生标准化病人在高职院校护理《人际沟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校护理专业上《人际沟通》课程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两个班,每班随机选取35例学生,作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沟通教学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纳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方法进行沟通教学。对两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观察记录。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54.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学生标准化病人运用到高职院校护理人际沟通中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护理;人际沟通;应用研究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逐步提高,对于医疗行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提出了“大健康”的理念。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护理能力,还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目前,在一些高校的护理专业中,出现了教学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品质相冲突的局面,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我们不仅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而且还要重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精神[1]。相比而言,以前的教学模式都在专注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对于其他方面的训练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略。本次试验分析的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可以更真实地展现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场景,面对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更有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学生能够被带入到各项实际情境当中,切身感受[2]。选取的70例学生,均为我校护理专业的在校生,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教学当中的实际效果,为更好的服务病人而努力。
        1一般资料
        1.1资料与方法
在我校护理专业上《人际沟通》课程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两个班,每班随机选取35例学生,作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沟通教学方式。该组35例学生中男性8例,女性27例,年龄分布在18~20岁,平均年龄分布在(19±0.87)岁;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纳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方法进行沟通教学,该组35例学生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在18~20岁,平均年龄分布在(19±0.63)岁。全部学生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区别,两组的教学时长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均一样,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惯例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课前进行相关课程的预习,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具体作业,与平常上课无异。
观察组的具体学习方式为:第一,学习地点发生改变,由传统的教室变为具备相关学习设备的实训室,每位人员在实训室要遵守相关规则。

第二,学生除了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提前预习之外,还要对每堂课中实操的相关情境提前了解,如可通过书籍、视频资源、网络资源等方式。第三,课堂内容方式更改,每次课把学生分为七组,每组五人,课前老师要定制好本次的情境模式和相关设备、用物。现场五位学生标准化病人要接受具体访问和护理任务,其他每位学生选取一名标准化病人进行一般性沟通和治疗性沟通,例如对病人进行患病史询问、身体各项指标的评价、具体护理方案的制定、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以及在治疗前解释、治疗中指导、治疗后嘱咐等等。在所有的内容均进行完毕之后,由老师询问病人的感受和意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询问,通过双方的信息反馈,发现还有那些不足,及时改正。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学生学习内容进行阶段考察,试卷内容相同,考试时间为教学内容结束后的一星期,同时对两组学生的人际沟通水平进行测试,学生要独自完成患者从患病到住院再到出院的一系列沟通交流任务,现场老师要从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所体现出的人文素养方面进行评分。根据两组学生的试卷成绩和能力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并收集病人对学生的认可情况。将得到的数据分为非常有效,一般有效,没有效三项,通过计算非常有效和一般有效两项,得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用t查验计量材料并用均值标准差体现,用X2查验计数材料并用%表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一系列对比发现,在理论知识的考察中,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但从能力得分情况看,观察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从收集病人对学生的认可度上看,前者也要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
3讨论
标准化病人也被叫做病人模拟化,其定义为受过专业指导,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过训练的正常人群或者病人,其能够在各项实操中反应出被考察者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为医疗水平的提升进行服务[3]。早在30多年前我国就将这项技术投入到医学工作者的培训当中,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真正的将作用发挥出来。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加快,人群的医学知识也日益增长,对医学行业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也不断提升,医学教育总趋势也已经发生改变。也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很丰富或者是久病成医,就在临床医治中不信任医疗工作者,以上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学习训练方法,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标准化病人被应用到教学当中就非常关键。但由于专业培训公司的标准化病人指导经费很高,我们各所院校中主要的病人角色是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们[4],这样就节省了很大一笔开销。从新的教学模式来看,一方面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积极性被调动,其理论成绩和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充当病人角色的学生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灵活运用,增加相关的专业经验和社会经验。
综上所述,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到高职院校护理《人际沟通》中,能够使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并显著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参考文献
[1]国秀丽.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应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的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92.
[2]于跃,杨蒋兵,王志农.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92-93.
[3]钟远,林平,赵振娟.护理专业OSCE中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00-102.
[4]曾飞,高荟荞,薛敏.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