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严锦
[导读]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的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2020.1-2020.12)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严锦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的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2020.1-2020.12)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全转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和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转运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中在保证院内转运安全性方面效果显著,值得
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词】:院内安全转运;急诊科;危重患者

急诊科为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在急诊科接受初期抢救治疗措施以后,需要转诊至院内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甚至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急诊手术治疗。虽然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仅需花费十几分钟,但是转运过程中仍可能出现病情变化以及心跳骤停等危险事件,对预后以及生命健康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1]。本文主要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急诊科危重患者中,80例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家属对研究知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例数占28例,女性例数占12例;年龄平均值(65.52±4.73)岁;其中消化道出血患者占7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占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10例,脑卒中患者占12例。
观察组:依据性别,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平均值(65.39±4.65)岁;其中消化道出血、慢阻肺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例数分别为9例、12例、9例、10例。
两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以后,协助医生转运患者,期间加强静脉通路和相关仪器监测护理工作力度。
观察组患者给予安全转运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转运患者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转运安全性,结合患者的病情推测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加强同检查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保证各部门可以密切配合转运工作,以促进转运管理安全性提升。
(2)由急诊科具备丰富临床护理经验且具备应急能力的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转运,提前备制好利多卡因、氧气瓶、呼吸机以及起搏器等急救物品,同时需要保证器械可正常使用。
(3)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转运时需要维持患者呼吸的畅通性,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将呕吐所致窒息情况避免,若患者出现呕吐现象,需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维持呼吸道的畅通性。加强管道护理力度以及保暖力度,转运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分暴露,患者的肢体,且医护人员所有动作均需要轻柔。
(4)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心理疏导护理,向患者介绍检查的流程以及原因等,减轻其内心的恐惧感,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使其可给予医护人员有效的配合。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成功转运占比、院内纠纷发生率、意外事件(导管滑脱或堵塞等)发生率。
(2)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和检查等候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时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差()表示两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成功转运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院内纠纷、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n(%)]

2.2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以及检查等候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详见表2所述:
表2:比较两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转运时间和检查等候时间(n=40,min)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之一,但是为确保患者获得更为准确及有效的治疗,需要及时诊断及检查其病情,并将其护送至相应专科病房接受专科治疗,为此急诊科危重患者必须转运至医院内各科室中[2]。但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极易出现气管插管脱落、呼吸骤停以及脏器二次出血等情况,若未完善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甚至导致患者死亡[3]。
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工作对于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而言有重要意义。安全转运护理即为护理人员在转运之前完善患者的评估工作和准备工作,转运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4]。通过完善风险评估方案,降低转运风险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可以展开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转运安全性;转运之前同各科室保持联系,有利于节省时间,争取患者的抢救时机。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和转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为急诊科危重患者开展安全转运护理可以保证转运安全性,究其原因,由于护理人员依据危重患者转运前、转运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开展强化管理,可以消除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的急救准备和干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和成功率[5]。
总而言之,安全转运护理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留静,李超男. 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管理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7):58-59.
[2]朱金玲.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59-61.
[3]曾凤兰,王志良,张倩. 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及 成效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4):392-394.
[4]王延华. 降阶梯思维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591-593.
[5]王宁欢,龚露露,王梦岚. JCI标准下儿科危重症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192-193.
个人简介:严锦,女,汉族,出生日期:1996年1月10日,陕西省咸阳市人,大学本科,职称:护士,研究方向:急救创伤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