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   作者:杨昭飞
[导读]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杨昭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710089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I/FVC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加快病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极高,为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充气过度、膨胀过度形成容积增大,其弹力减退而形成的疾病。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他慢性肺疾病、支气管炎发展后形成。患者主要有咳痰、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难度大,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针对患者病程及病情发展程度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对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包括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58~79岁为患者年龄区间,(67.3±5.09)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分型:13例痰热壅肺型,11例痰湿蕴肺型,16例痰瘀阻肺型。观察组,包括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56~80岁为患者年龄区间,(65.8±6.29)岁为患者平均年龄。分型:15例痰热壅肺型,12例痰湿蕴肺型,13例痰瘀阻肺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取病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健康指导、日常照护、心理疏导、对症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路径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组建护理路径小组 
组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干预路径小组,由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共同参与,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结果,设置护理程序框架,就相关内容与医疗组讨论并取得认可,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检查、诊断、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用药治疗、饮食指导、出院计划等有效的护理手段为横轴,对日程计划进行制定。
1.2.2 护理干预路径内容 
(1)办理入院手续24h内:就医院环境、责任护士、护士长、主治医师、科室章程规则进行介绍,并留有医护人员联系方式,以便突发事件时备用。(2)入院3d内: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概念、临床表现、各种检查目的、治疗用药、配合要点、注意事项、转归情况采用发放健康小卡片、设置宣传栏等方式介绍。以氧疗、正确规范用药 (尤其是吸入药物)、呼吸锻炼及防控感染方法为宣教重点。(3)住院期间:应用讲解、示范、讨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进程。对氨茶碱、雾化吸入药、甲强龙、氨溴索、孟鲁司特及其他抗感染等药物的用法、作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嘱患者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适当运动,指导吸氧时间及肺功能锻炼方法,利于排痰体位,有效排痰技巧。(4)出院3d: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强调出院后注意事项,就住院期间健康宣教内容再次巩固加强,发放出院指导卡。
1.2.3 护理干预路径实施 
组建质控小组,由护士、主管医生、主管护师、护士长等组成,负责护理干预路径的指导、培训及成效指标评价。护理小组长由护理骨干担任,护理干预路径以分工合作相结合的模式由各级护士完成。对符合实验要求者,由责任护士在行入院宣教的同时,就路径流程图进行告知,并讲明住院所需费用、时间等内容,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医护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效果:(1)显效:经护理,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至正常状态。(2)有效:护理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呈现出改善趋势,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3)无效:护理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每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FEV1在用力肺活量中的占比(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予以整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2.2 FEV1与FEV1/FVC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与FEV1/FVC对比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致死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为终末期肺组织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或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容积增加,并使肺组织弹力减退而引起的,其发病较缓,且病程迁延,治疗难度大,对患者健康及生
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随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系统衰竭,造成死亡。
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必须长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是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为有计划、预见性实施护理的最新护理模式,针对患者需求,制定护理目标,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也能使患者获得更多健康教育时间,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I/FVC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原因认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避免护理时间浪费,延长患者与护理人员交谈时间,促使护患保持良好的交流,获得患者信任。同时,也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路径方案,确保护理有计划执行,从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避免不必要住院时间。
综合上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施虹羽.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系统医学,2018,3(20):177-179.
[2]李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27):2690-2692.
[3]经莹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护理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7):139-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