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   作者:林小英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德化县第一中学  林小英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发表的演说,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马克思都有着卓绝的让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作者的个人感情深沉、内敛,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培养质疑能力,理解文章内容。(2)体会本文语言精确、生动、感情深沉的特点。(3)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疑激趣导入新课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这是老师喜欢的一句名言,这是谁说的呢?(马克思)马克思用他的聪明智慧,满腔热情,坚韧不拨,不屈不挠,履行了他的格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看马克思的挚友恩格斯是怎样评价马克思的。
        (以名言引入,激疑激趣,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浏览,了解大意。
        2、这是一篇悼词,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讴歌马克思的丰功伟绩的?(同桌交流)
        3、课堂交流,老师小结、板书:(略)
        三、质疑释疑,培养能力
        1、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有疑之处。
        2、提问,交流、释疑解难。
        (1)“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达尔文的发现和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可比之处?
        (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是:一切生物的发展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反上帝创造了人类、万物的懵昧的学说。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现,划时代的发现,而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有着同样重大的意义。它使人类对社会的发展有了更科学、更清醒、更透彻的认识。)
        (2)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哪风方面的内容?
        (这段话的总领句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这一规律也是长期被“掩盖着的一个事实”。纵观长句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决定精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第二,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才会得到发展。)
        (3)马克思是思想家、科学家,也是革命家,有人认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周全、详实。可在写作上,这样做就是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你认为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恩格斯对马克思做了全面综合的评价,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更加完美的马克思,从文字中,仍不难看出,恩格斯是有所侧重的,第3段有“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4段,“不仅如此,……剩余价值的发现”,第5段中“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有独到发现的领域很多”……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作者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语言滇密,就是为了突出马克思是革命家的马克思,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这也和第二段中的“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遥相呼应,因此看似面面俱到,实是有所侧重。)
        (4)恩格斯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也莫过于恩格斯,可是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似乎没有感受到恩格斯的沉痛的哀伤,这是为什么?
        (此刻的恩格斯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代言者,他去向世界宣告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逝世,并用他的不朽的业绩和奋斗精神来鼓舞更多的后来者,有崇敬哀悼和惋惜,更有鼓舞和鞭策、勉励。相对而言,个人的情感内敛克制而显深沉了。)
        四、品读语言,理解内涵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两点三刻”是否可以取掉,“停止思想了”能否换成“心脏停止了跳动”。)
        (取掉具体时间就不显得庄重、肃穆,更不能突出这个伟人逝去的重大影响,“停止思想”,不单是因情感需要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他是一位卓绝的思想家,“思考”是他的神髓。他的逝世,使人类失去了最睿智的思想者。)
        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能否将两个“对于”改为“和”,“形成空白”是否可以改为“巨大的损失”。)
        (“和”没有“对于”,“对于”表意突出,“对于”简洁口语仅适合于演讲,且两短语并列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这两方面对后文起了总领作用,层次清楚。“空白”是说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无人可取代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比“巨大的损失”达意更丰富、准确、深刻。)
        3、从“他对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驱逐、诽谤、诅咒视而不见,“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在必要时才给予答复。我们通过生动的语句了解到马克思无畏的气概和宽阔博大的心胸;)忘我的斗争使他有许多敌人,却未必有一个私敌,这是怎样的磊落!怎样的伟大!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和心血。文字饱含真情,情感深沉。)
        五、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1、阅读以下材料,说说马克思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一)《马克思的自白》(摘录)
        您喜爱的优点:
        一般人……纯朴
        男人……刚强
        女人……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黑色
        您喜爱的格言……凡属人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同我息息相关的。
        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
        (二)马克思是个什么样的人(摘录)
        他鄙视空谈家和幻想家。
        在他身上,思想家和实践家融为一体,他渴望革命风暴,认为它能把庸人情绪一扫而光。
        他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是最早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恩格斯说,在和平的时期,事变证明有时正确的是我,而在革命时期,马克思则几乎不出错。他能迅速地抓住刚刚发生的事件的本质和趋势。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不愧是人们的首领,是制定准则、左右全局的人。
        像列宁一样,他讲话时爱用生动的手势加以强调。
        他发表的演说简洁而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他决不浪费笔墨,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涵义。
        更不用提他那讽刺才能了,从早年起它就令他的对手胆战心惊。
        2、搜索、摘录、整理你所喜欢的马克思的哲理名言。
        3、写一篇《我心中的马克思》。
        (开拓语文学习的视野,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