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程融合德育教育之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   作者:朱志文
[导读] 紧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脚步,体育教学备受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传授基本技能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体育教学,是体育老师通过体育合理的课程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得到基本保障。

晋江市远华中学  朱志文

摘要:紧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脚步,体育教学备受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传授基本技能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体育教学,是体育老师通过体育合理的课程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得到基本保障。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有多方面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于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1.体育核心素养概述
        新常态下体育核心素养的理念提出是对以往体育教学观的一次全面审视和整合,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体育领域发展的基础性文件,必然会对整个体育领域和体育课程改革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体育核心素养指出要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对于体育知识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方法与价值观培育的整合,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心态、提高体育意识并且具备体育精神。
        2.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2.1育德,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个性化和全体性育人
        德育教学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征,一方面是要依据所教授的课程和教授的内容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学员作出思想上的引导和规范。体育教育不比其他课堂,比较偏重于实践性,趣味性、专业性、群体性及竞赛性较强,更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根据课堂上不同学生的性格进行立足于个性化和全体性原则的育人。体育运动一般具有基础性锻炼和特长性锻炼两种形式,在授课之前,教师往往会根据课程安排的内容,让学生慢跑和热身,而在这些全体参与的基础锻炼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他们树立集体意识,不掉队、有节奏;而在一些特长性锻炼中,如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思维,互相配合。
        同时,还可以依照课程环节分配任务,培育合作与责任意识。在体育课授课过程中,往往会有几个固定环节,热身环节、理论授予环节、学生练习环节及自由活动环节。教师要把握好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因为体育课程相比其他课堂而言,场地更为广阔,学员较为分散,因此,对于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学习能力要求高,教师只有将德育引入环节教学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好这些零碎化的教学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


比如,在热身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组织性予以考察,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理论授予环节中,要求学生能够戒躁倾听,培育学生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在学生练习环节,教师不能很好地督促每一个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因此学生要形成自主学习、自律的习惯;而在自由活动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轮流选取负责人的方式,将器材的归还、维护落实到位,从而锻炼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应检查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规定的要求;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做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并让学生了解;最后要检查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
        2.2育体,尝试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效
        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设置教学内容,不超纲,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照初中生认知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运动融合在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之中,便于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我,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更有胜者,会故意做出违法道德纪律的事情以彰显其个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住班级、校园群体活动的关键时期,以每学期举办的运动会为例,体育教师往往会提前一段时间从班级里选出有意向报名的学生参与各项目,并安排课余时间佐以辅导,在辅导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大家正确的发力、运动姿势和运动技巧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目前的奥林匹克运动故事和自身的经验告诉学生比赛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培育公平、公正,友谊为先的比赛价值观,长期以来,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成为有勇气、且正义的优秀人才。
        2.3育心,融合学生情感发展,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育,重在育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交流,达到思想的融合。在体育课程中帮助初中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个性,在思考中感受不同的心绪。在体育锻炼中融合情感体会。在这些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规律和生活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体育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独特性,让初中生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体育锻炼兴趣。初中生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能够因材施教,让初中生有主动去学习的想法,很好地拓展初中生的经验和视野。
        3.总结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育对人才培育提出了身心方面的双重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走出课堂,进入实践,锻炼强大和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积极的环境之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树立和培育完善的人格。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立足于时代潮流下做出的育人选择,对于体育教育向前方法意义匪浅。总而言之,在体育课堂的不断发展完善当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以及老师重视深化教育改革,更加侧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创新体育课程,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18,1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