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   作者:周双凤
[导读] 在中职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个体劳动素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不断完善自我。但是在当前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渐弱化、淡化,其教育价值也未能体现出来。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  周双凤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个体劳动素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不断完善自我。但是在当前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渐弱化、淡化,其教育价值也未能体现出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中职教育中已然成为重要趋势,无论是对中职教育本身发展还是对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综合能力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研究背景,对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劳动教育价值;价值分析;策略
        针对劳动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加大力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并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以及劳动最伟大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培养劳动素养,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需要的正能量。但是,审视当下中职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不难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将劳动教育弱化、淡化,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学生的劳动教育也被软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常态,这也是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而这些现象也充分表明,劳动教育融入中职教育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解决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价值危机显然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劳动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社会不断进步,加上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在促进各个国家交流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良风气、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现象不断涌现。学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其还远远不能分辨哪些是坏、哪些是好、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应该远离的。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思想观念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进一步助长了大学生好逸恶劳、注重享受的恶习,甚至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念。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现实意义,逐渐形成奉献、吃苦耐劳的品质,最终会促进中职学生理性看待社会中的事物,了解社会、懂得生活,懂得辨别是非。
        (二)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际上,教育对象最终都会成为社会的劳动者,所以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得到发展。对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虽然他们并未进入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同等重视。因此,中职学生应该在掌握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一线中,将理论付出在实践中,才能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动力和价值,而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弥补基础教育中实践教学上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在毕业就业后能够在短时内融入岗位中。同时,在劳动教育中,大量的劳动和实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代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立足,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职教育中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的策略
        (一)更新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
        从当前中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现状来看,劳动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应该从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形式入手,实现劳动教育的突破和劳动教育的价值。
        (二)劳动教育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劳动教育与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走进生活。一方面,将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本源,也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中职学生生活世界与劳动世界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契机,鼓励学生深入到劳动体验中,身体力行,不断提升劳动素养。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劳动生活作为主题优化和整合劳动教育内容,而不是以知识化方式让学生增强劳动素养,侧重生活实际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方式,重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劳动教育中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实践,多参加公益劳动。只有不断进行实践、不断劳动,才能从生活中感悟劳动的重要性,发展劳动素养,增强能力。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中通过生活促进学生学习。生活除了作为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以外,也是教育的过程与手段,尤其应用在劳动教育中。
        (三)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体验
        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内在需要出发,全身心投入到劳动中,去体验、感悟以及理解劳动对象,然后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以及对劳动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劳动教育中,课程资源应扎根本土,立足于地区的特点、汲取优良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营造适合劳动体验的情境。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利用好当地的特色,如地区的茶文化比较突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茶叶采摘的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劳动人员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感受劳动人员的不易,从而获取积极的劳动体验情感。总之,在劳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学生的主体角色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劳动教育价值,将劳动实践中获取的情感体验进行内化,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发展其劳动素养。
        综上,在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今天,劳动教育很显然已经成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部分,对提升中职学生的劳动素养、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面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是必然趋势,需要中职学校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性,以创新为指导思想,转变劳动教育形式与内容,并鼓励学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联系,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苏飞跃,杨昌弋.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价值的重构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8(7):10-13.
[2]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3]韦汉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强化[J].传承,2015(4):66-67.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开展陶瓷技艺传承暨中小学生劳动与职业体验教育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J20-1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