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方法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   作者:张泽煌
[导读]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和管理的标准化,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职责。

晋江市石圳华侨中学  张泽煌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和管理的标准化,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性;要凸现创新教育,激发探究性;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强主导性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更加合理的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新型教育  信息技术  创意思维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它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因此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人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成为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人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的成品等。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二、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张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演示、实践
        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
        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学生示范
        教师的示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示范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分组学习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个班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和我一起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进步。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每个学期末我都会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小组长、优秀合作小组等,使学生能够体验多层面的成功。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六、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训之,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得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子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王健.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学中的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