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5期   作者:崔宏伟
[导读] 目的:研究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
        崔宏伟
        黑龙江省七台河七煤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不同的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小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预防接种时,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能有效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体会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ldren vaccin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Cui Hongwei
(Qitaihe Qimei hospital, Qitaihe 154600,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ldren vaccin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60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1: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s family member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Conclusion: in children vaccination,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which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vaccination; Adverse reactions; Nursing experience
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预防接种,小儿进行预防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将人工制成的抗原、疫苗或者免疫球蛋白成功的注射在小儿体内,进而使其能够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功能[1],有效预防流行性疾病或者感染病,但是接种时,疫苗非常有可能与接种者出现免疫反应[2],继而使机体产生有害反应,加大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基于此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以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的6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不同的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其中观察组(n=30),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0例;患儿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6岁,平均年龄为(3.13±1.21)岁。对照组(n=30),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9例;患儿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为(3.34±1.23)岁。纳入标准:(1)小儿全部具有正常的生长发育;(2)患儿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有免疫缺陷的患儿;(2)排除有明确过敏史的患儿。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1.2.1接种前:向来接种的小儿家长详细讲解此次接种疫苗的类型及方法。对患儿最近几年的饮食及大便情况进行询问。并向患儿家属讲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详细告知其接种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升家属对不良反应的重视。
1.2.2接种时:指导小儿家属固定小儿的体位,以免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在开始操作前,将口罩及帽子戴好,通过温柔的话语转移小儿的注意力,进而取得小儿的信任,消除小儿的恐惧感。然后将溶液充分摇匀进行注射。在小儿接种之后,指导小儿家属运用棉签对接种部位尽心按压,降低局部出血的情况。
1.2.3接种后:在小儿接种之后,先让小儿在休息室留观半小时左右,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可让其离开。在离开前详细告知小儿家属,回家仍要观察接种部位局部及全身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在2天左右可自行缓解。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小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有效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x100%。
(2)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卡方检验,手术指标为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1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机体在接种疫苗后,因为各方面因素,极易致使小儿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接种时,对小儿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4]。由接种护士详细告知家长接种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有效规避接种时针头的脱出情况,继而提升小儿预防接种的安全性[5]。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预防接种时,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能有效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玲.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4):511-512.
[2]刘晓玲.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4):511-512.
[3]王晓侠.小儿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干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2):156-157.
[4]郭云春.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J].大医生,2019,4(02):128-129.
[5]曹淑琴.小儿预防接种中常见不良反应的探究以及应对策略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2):392-3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