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雯 董海蛟 段光华 王颖彧(通讯作者)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京 100088
摘要:目的 观察输血安全管理中应用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需要输血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2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患者划成对照组,在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基础上进行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患者划成试验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输血质量以及输血后出现不合格输血案例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不合格输血案例发生情况明显更低,采集血标本情况情况、输血前后评估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效果四项评分明显更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给予患者输血治疗之后采用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方法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合格输血几率,使其输血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患者输血安全率,使患者安全与健康的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输血安全;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临床效果
引言
临床医师在决定输血之前首先需要对输血的目的进行确定,其主要目的为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得到纠正,血液携带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需注意输血时间以及输注血液的正确性。如果患者为急性失血,则在未进行补液扩容之前不可为患者输注红细胞,而需要输注无细胞的晶体或者胶体液。安全输血系数主要指以应用预期输血效果作为基础尽可能防止患者出现因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质量问题导致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输血型肺损伤、溶血、发热以及过敏等,上述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在安全输血管理过程中采用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估能够使输血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降低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几率。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对其结果进行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范围之内接收的需要输血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应用电脑进行1-200编号,其中男女性别数量比为1:1,平均年龄(43.10±10.05)岁。单号患者进行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划分为对照组,双号患者在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基础上进行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作为试验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相关资料,得出P>0.05不具备显著差异,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1)严重烧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急慢性出血患者、手术中用血患者,经过相关病史或者实验室检查患者符合输血指征;(2)患者年龄高于18岁,低于70岁。排除标准:(1)患者需要抢救输血或者紧急输血;(2)患者一次住院过程中经历多次输血;(3)患者为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给予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为患者输血之后详细对交叉配血单以及记录单进行核对。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输血后安全管理基础上进行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具体如下:①输血前评估:相关医疗工作者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输血需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与输血适应症相符合,并且评估其成分血适应症。临床医疗工作者需要采用专业指标对患者用血需求进行准确评估,输血科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及医院规章制度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输血指征,并对相关检测项目以及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对输血效果指标进行检测。②输血后评估:主治医师根据患者输血过后临床治疗目的对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等进行检查,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情好转情况以及输血实际效果进行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用血质量,主要包括有无存在输血适应症、输血品种与数量是否符合患者需求、是否符合输血条件、是否进行输血诊断、是否严格遵循备血制度和用血制度、输血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输血实际效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合格输血案例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表格填写不合格、表格缺失、记录输血病程不合格、医嘱与记录输血记录不符、检查项目遗漏[2]。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输血质量调查表调查患者采集血标本情况、输血前后评估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输血后效果,分数与患者输血质量成正比[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篇文章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 22.0,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和χ2检验组间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合格输血案例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不合格输血案例发生情况明显更低,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采集血标本情况情况、输血前后评估情况、不良反应控制情况以及输血后效果
试验组患者采集血标本情况情况、输血前后评估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效果四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输血过程相对复杂,其中包括多个环节,一旦输血操作出现意外或者不合格情况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一定威胁。相关研究得出,临床输血检查出现遗漏、输血指征把控不够严格、输血医嘱不合格等原因均会导致临床出现输血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使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会增加医疗纠纷几率,导致医院声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4-5]。给予患者输血前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能够有效加强对输血指标的把控程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对全程监控输血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输血安全得到了有效提升。经过本次研究得出,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输血安全管理基础上进行输血前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效果良好,患者输血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知,与常规输血安全管理相比,输血前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合格输血发生率,输血质量提升明显。不仅如此,按照相关要求评估输血质量,在科室用血当中纳入该考核流程能够有效规范输血操作,使工作人员输血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高输血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输血前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控制患者输血安全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谷世娟,周林,饶群,卢宁,吴玲,李樱,林承祥. 一级医院155份输血病案质量分析[J]. 中国病案,2019,20(08):17-20.
[2]耿彪. 患者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在输血安全管理中实施观察[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4):107.
[3]张辉,张鹏,张城,吴红丽.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临床用血精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72-2174.
[4]李玉华. 提高输血科管理水平 促进安全合理用血[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157-159.
[5]王宁,高晶. 输血病历质量持续改进与医疗纠纷防范[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0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