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维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方法和特点,探讨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措施,以供同行今后工作参考。方法:选取了某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0名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回顾性的分析了这些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结果: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出尿少、水肿、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且这些患者在进行激素治疗之后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从而造成治疗依从性降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采用抗免疫、抗炎症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个病程长、发病原因复杂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的时候要结合患者病情变化特点有针对的开展。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儿科疾病;临床治疗;诊断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小儿患者十分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发病率只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之下。经有关部门数据调查统计得出,肾病综合征在同时期儿科、泌尿科患者中占五分之一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初次发病,且患者发病性别比例中男性比女性超出三倍,发病患者的年龄主要为3~9岁,其中3~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为此,在临床诊疗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这里结合医院收治的90名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90例小儿患者为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半年内收治的90例患者,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的10岁,最小的1岁,平均年龄为4.3±1.6岁,在临床之前均与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是一个综合性疾病,是临床症状的侯群,常见的种类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种。由于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这里主要分析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体原理有:首先,是否表现出肾病综合征;其次,是存在单纯型肾炎还是综合性肾炎;再次,患者尿蛋白是否增高,低清蛋白血症是否明显。最后,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水肿,血脂是否存在异常。这些诊断标准中,尿蛋白、低血清蛋白是小儿肾病综合的主要判断依据,也是临床诊断的必要条件。
1.2.1大量蛋白尿是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基础
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中,大量蛋白尿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其他症状的基础,清蛋白从尿液中逐渐丢失,血中部分清蛋白出现降解,刺激肝脏代偿性增加蛋白合成,这就导致尿液中出现大量的蛋白尿,但如果此时仍然无法修补低清蛋白,则会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出到皮下组织形成水肿,甚至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症状。肝脏在代偿合成蛋白无选择性的时候,在增加清蛋白合成的时候也会形成脂蛋白合成,脂蛋白分子量较大不容易从尿液中丢失而存在人体内部,且大量的尿蛋白降解酶因缺少辅助分子从尿液中丢失,逐渐出现了蛋白质减少,引起高脂血症。由此可说,测定尿蛋白含量是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最主要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措施。
1.2.2肾病综合征病理分析
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各种疾病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强,使得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引起各种临床综合反应,在诊断的时候要按照上述诊断依据提前分析是否是原发性肾脏综合征,判断疾病是否因肿瘤、毒副物质而引起,如果这些都排除之后且患者的发病时间超过三个月,由此可诊断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诊断成立之后,应该尽量采用肾脏穿刺检查方式,明确肾脏病理的发生类型,有针对的采取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为微小病变型小儿肾病综合征;26例患者为系膜增生性肾炎;18例患者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8例患者为膜性肾病;5例患者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2.1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由于肾脏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大量尿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而引起的各种临床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利尿、消肿是首位,也是必须采取的措施。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利尿和消肿措施有静脉补充胶体液、输入血浆代替品,如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等,用来提高患者血浆液体的渗透压力,增强患者体质。在治疗中需要注意:首先,选择低分子制剂,扩充渗透性能力,增加利尿性能,在治疗中尿液量每天小于400ml的时候,则不能使用该药物。其次,在临床中选择含糖却不含钠的制剂,避免因为氯化钠而影响到利尿效果,影响治疗。最后,若无心功能障碍时,可每次静脉输注500ml,隔日1次,输注结束后立刻从滴壶入袢利尿剂,以获取最佳利尿效果。现在不主张输注血浆或其制品(如清蛋白)来提高胶体渗透压。
因为输注的血浆或其制品均于24~48h内经肾从尿丢失,如此将加重肾小球高滤过,严重时损伤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导致“蛋白负荷肾病”,而且滤过的蛋白将被近端肾小管上皮重吸收,过度重吸收将损伤肾小管,导致上皮细胞变性脱落。有人用血浆及其制品作为营养药频繁输注来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水平,则更错误。试验已证明反复输注血浆或清蛋白后将反馈抑制患者肝脏蛋白合成,有弊而无利。
2.2主要治疗———抗免疫、抗炎症治疗
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几乎是免疫介导性疾病,而且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故其主要治疗为抗免疫及抗炎症治疗。
2.2.1糖皮质激素尽管激素治疗存在多种方案,但是一般均遵循“起始量要足,减量要慢,维持时间要长”的用药原则。(1)开始用量要足:以泼尼松为例,起始剂量需达到1.5~2.0mgkg-1d-1(最大量不超过60mg/d),足量服药8周;(2)减量要慢:获得缓解后(4~8周)继续原剂量治疗2周,再逐渐减量至单剂量隔日晨起顿服,以后每4周减1次,每次减5~10mg。激素减量的速度应先快后慢;(3)维持用药要久:减至维持剂量0.5~1.0mg/kg,视情况维持一段时间。
2.2.2细胞毒药物包括盐酸氮芥、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及长春新碱等,常与激素配伍应用。氮芥疗效最佳,但因副作用大(骨髓抑制、胃肠反应及局部刺激),临床现已少用,在此不做赘述。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该有针对的采用治疗方法,这样能有效保证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身体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周太光,卢昌碧.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白蛋白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0,022(002):237-239.
[2]张菲菲,俞建.俞建教授防治儿童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和反复的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C]//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19.
[3]王瑞,安熠,高继宁,等.高继宁教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治验举隅[J].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11卷18期,2019,11(18):1-3.
[4]卿凤林.小儿肾病综合征并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及临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03(023):P.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