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医院类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以南京某医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上   作者:陈晖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结构越发复杂、信息化自动化越发普及,这些都给现场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医院类项目,其建筑结构集中,信息化要求高,需要综合考虑人流、物流和管线的流线布置。

南京浦口中心医院 陈晖     江苏南京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结构越发复杂、信息化自动化越发普及,这些都给现场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医院类项目,其建筑结构集中,信息化要求高,需要综合考虑人流、物流和管线的流线布置。BIM技术作为工程行业信息化的前瞻技术之一,具有可视性、模拟性和协作性的特点本文将探究综合医院类项目基于BIM技术的风险管控新思路。
关键字:综合医院项目;风险管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BIM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式医院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医疗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主要公共建筑的类型之一。医疗建筑相比与其他公共建筑,具有特殊性,需要注重空间布局和细部处理,要满足病区医疗、康复和生活的功能要求,其现场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将以南京某医院改建项目为案例,探究BIM技术在医院类项目应用的前景。
        项目建设难点
        项目简介:
        江苏省某医院综合楼改建项目位于南京市某闹市区,项目东侧为已建住宅,南、北均邻近市政道路,北侧为医院已建建筑。地面以上主楼为23层框剪结构,裙房为5层框架结构,地下三层,负三层为人防地下室,新建建筑与老建筑通过钢结构连廊连接贯通。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0米,总计约800个床位,共设置17部电梯。
        项目本身难点:
        项目位于城市闹市区,临近医院老旧建筑和居民生活区,道路环境复杂,建设单位需采取相应的防护和降噪措施,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且由于年代久远,地下管线部分资料缺失需重新勘探。同时,医院老旧建筑仍承担日常门诊工作,人流和车流的进出流量较大,施工过程中需合理安排通行维护。
        本工程施工场地和空间狭小,不宜布置大型塔吊,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论证垂直运输方式。同时,钢结构连廊吊装时需考虑地下室结构顶板承重和相应安全措施。
        医院类项目难点:
        医院场所使用过程中人员密集、人流量大且人员复杂,安全隐患较多,紧急疏散难度大,部分医患丧失行动能力,需在设计阶段合理把控风险。从建筑布局来说,医疗建筑需合理考虑布局和流线,以手术室为例。手术室在布局上要求功能流程合理、洁污流线分明,避免交叉感染,且合理的布置空气净化等机电设施。        
        然后,医疗建筑对通风和给排水系统要求较高,例如:设备管线的敷设应避开放射性医疗设备放置区,避免辐射影响;传染病门诊、急诊和病房的污水应单独收集处理;产生危害气体的房间应设置净化系统,对送风和排风进行相关处理。
        同时,相关材料和设备进场时需严格把控进场质量。例如:医用气体系统用的管道多选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技术参数需严格要求。医疗建筑的材料设备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医生和病患的生命安全。
        BIM应用措施
        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医疗建筑的设计质量尤为重要。在设计阶段,本项目管理团队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将平面图纸利用信息数字技术,转换为三维建筑模型,并且综合相关建设信息,建立BIM协作平台,便于后期项目推进管理。
        针对医疗建筑对建筑布局和人流、物流动线要求高的特点,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围绕建筑模型合理论证和分析整体布局。例如:依据消防安全要求,医院的高压氧舱应远离居民住宅和供电部门设置的配电区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区域,考虑到本项目东侧问居民住宅,最终将高压氧舱布置在建筑西侧。
        针对医疗建筑对机电安装的特殊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各专业模型的建立,复核各专业界面的碰撞,分析管线排布和医疗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最终制定复核项目特点的综合管线排布方案,减少后期返工的可能性。



        同时,针对医院项目疏散和防火要求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在模型中模拟消防疏散方案、进行消防相关测算,同步需考虑到在病区生活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确保整体设计质量。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针对本项目特点难点,将BIM技术应用在以下几点:
        针对项目处于闹市区,不宜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管理团队利用BIM协作平台,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动态分析和模拟,优化了车辆进出和走向,合理的避开了老建筑就诊高峰期。
        针对项目场地小,施工场地受限的特点,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模拟性的特点,在模型中模拟实施塔吊安装拆卸方案,通过反复的测算,最终选定合理的定位和安拆方案,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运输。同时,针对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管理人员利用BIM建筑模型测算吊装对地下室顶板的承重影响,合理选用吊车,保证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针对相关材料和医疗设备的进场质量管理,管理团队利用BIM技术实现材料和设备的信息化采集,收录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和技术参数,然后将数据在建筑模型中体现,便于监理单位对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相应的查验和复核。
        针对现场安全管理,管理人员首先在BIM模型中对可能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进行了预警排查,调整了相关施工方案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然后,利用BIM技术和无线监控的协作配合,实时的将现场情况反馈到建筑模型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管。一旦施工作业人员有违规和危险行为,实时发出指令和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操作,实现了动态控制。最后,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配合VR技术模拟施工现场狭小的作业环境,将安全教育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展示给作业人员,提升了安全培训的效果。
        项目管理特色
        1.注重设计管理
        项目管理团队组建初期,本项目设计管理单独设立BIM负责人,从方案设计阶段参与管理,对项目建设信息进行合理整合,组织建模师围绕建筑模型,配合机电管线模型和装饰模型,对医院建造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确保本项目的布局合理,走线顺畅,利用BIM技术提升设计质量,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
        2.引入BIM协作管理理念
        利用BIM建筑模型作为基础,构件BIM协作平台,串联各参建单位,使各方都参与到现场的管理中,确保了项目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BIM协作平台管理项目日常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在巡查中跟踪和解决问题。
        3.加强事前控制
        管理人员合理的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的特点,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和模拟,针对现场的质量、安全和进度问题,对比模拟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强化了事前控制的效力。
        4.BIM成果交付
        本项目相关建设信息汇总在BIM协作平台,后期项目竣工交付时,将以建筑模型加BIM协作平台的方式交付,便于后期使用单位熟悉和管理本医院。同时,BIM建筑模型的实时更新和监控,也有利于后期维保时候问题的发现和返修。
        结语
        医疗建筑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项目复杂程度的提升,对管理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BIM技术以其可视化、模拟化、动态化的特点,为现场管理来了新思路。BIM技术在本项目医疗建筑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的实际应用,提升了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符合医院特色要求的建筑产品,为促进同类建筑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齐婷.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基本建设工程管理浅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4,87(69):40~42.
[2]罗乐,汪伟,尚竟.医院工程流程化与标准化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0).
[3] 陈贵安.施工企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 2009,(02):89.
[4]王延红.建筑施工管理中BIM 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02):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