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上   作者:曹强强 路航 吴元伟
[导读] 勘查区位于哈巴河县城30°方向直距约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86°35′54″~86°41′24″,北纬48°10′01″~48°13′01″。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本区找矿潜力较大。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    作者:曹强强    路航   吴元伟     陕西省  710611

摘要:勘查区位于哈巴河县城30°方向直距约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86°35′54″~86°41′24″,北纬48°10′01″~48°13′01″。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本区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哈巴河县;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属天山-兴安地层区,以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为界,西侧属额尔齐斯地层分区;东侧属阿勒泰地层分区,又以哈巴河大断裂—呼吉尔特断裂和科勒迭能布拉克大断裂为界,由北向南依次分别属喀纳斯地层小区、阿勒泰镇地层小区和哈巴河地层小区。
        区域构造发育,构造线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北西西向。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既有喷出岩,又有侵入岩,在区域上广泛分布。
        区域成矿条件良好,分布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已知发现的矿种20余种,金属矿以金、铜、锌为主,稀有金属为铍,非金属矿主要为石灰岩,其次为高岭土矿、耐火材料。
        2.矿区地质特征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呈较大的岩基侵位造成地层缺失,仅在山间洼地及小河沟中见有少量第四系坡积及洪冲积物。勘查区处于哈巴河复式岩体中心位置,大面积出露华力西中晚期中-基-酸性侵入岩,构造表现为区域性阿希勒断裂斜穿整个勘查区,并派生多条次级断裂,其中伴有金矿化。
        2.1构造
        经过矿区有两条主要的断裂构造,分别为:阿希勒断裂(F1),北西西向断裂(F2),其特征如下:
        2.1.1阿希勒断裂(F1)
        阿希勒断裂在区域上为划分阿舍勒岛弧与科勒迭能裂陷槽的分界断裂,展布于勘查区中部,呈北西向斜穿过整个勘查区,总体走向325°,倾向北东,倾角70°~85°。勘查区内出露长度约6.9km,宽度变化于50~440m之间,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具非常明显的膨大狭缩现象,北西段较窄,中段及南东段膨大变宽,呈树枝状。断裂带内包括糜棱岩化岩石及片理化岩石在内均强烈破碎,形成碎裂岩系。阿希勒断裂具多期活动性质,早期为韧性剪切特征,晚期具脆性特征。
        2.1.2北西西向断裂(F2)
        F2断裂呈北北西向展布于勘查区西部,其北端在勘查区西北角延出勘查区,南端被第四系覆盖,区内地表延伸长度约5.5km,宽60~160米,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具明显的膨大狭缩现象。F2为阿希勒断裂(F1)的次级断裂,位于F1的南西侧,间距440m-1800m。总体走向335~340°,倾向北东东,倾角60°~75°。断裂带内岩石主要为初糜棱岩、蚀变石英闪长岩、蚀变斜长花岗岩等。岩石蚀变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断裂带内岩石普遍破碎,形成碎裂岩系。F2断裂具多期活动性质,早期为韧性剪切特征,晚期具脆性特征。
        2.2岩浆岩
        勘查区岩浆岩分布广泛,主要为华力西中晚期侵入的中-基-酸性岩体,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围岩为斜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另外,区内各类脉岩亦广泛发育。
        2.2.1华力西中晚期中-基-酸性侵入岩
        勘查区侵入岩划分为华力西中期中基性侵入岩和晚期酸性侵入岩,其生成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
        华力西中期侵入岩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为为基性岩,岩性为细粒辉长闪长岩,岩石呈青灰、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普通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绿帘石、磷灰石等。岩石具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等。第二期为中性岩,岩性为石英闪长岩,呈灰白色—灰绿色,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等。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为酸性岩,岩性主要为斜长花岗岩。是哈巴河复式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岩体与围岩接触处有不同程度的同化混染。
        2.2.2脉岩
        勘查区内脉岩异常发育,主要为石英脉、闪长岩脉、辉绿岩脉、辉长岩脉,个别地段见少量花岗斑岩脉。
        区内石英脉十分发育,分为三个期次:第一期石英脉分布散乱,脉体厚度普遍较大,脉体呈乳白色,多呈雁行式产于北西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中,长10~300m,厚0.1~5m,矿化较差。第二期石英脉主要产于含金断裂蚀变中部,是勘查区金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脉体呈红褐色,一般长几米至几十米,宽几厘米至十几厘米,最宽可达一米有余。第三期石英脉主要呈密集细脉状产于二期石英脉底板或含金构造破碎带中,构成勘查区金矿体的主体,脉体新鲜面多呈烟灰色,单脉长0.3~2m,宽0.05~0.5m。金属矿物呈团块状、细脉状沿岩石裂隙分布,部分金属矿物呈稀疏浸染状-浸染状分布于石英粒间。组成岩石的矿物主要为石英,次有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和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
        辉绿岩脉在区内极为发育,集中分布于勘查区西南部的斜长花岗岩中,倾向北东或南西,近于直立,倾角一般为60°~80°。岩脉出露长度30m至1000m,宽几米至20余米。岩石灰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普通角闪石及斜长石等。
        辉长岩脉在区内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勘查区西南部的斜长花岗岩中,走向北西,倾角较陡,规模较大,连续性好。岩石呈灰绿色,中细粒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及斜长石等。
        花岗斑岩脉分布在勘查区东南部阿希勒断裂中,岩石呈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2.3近矿围岩蚀变
        勘查区含金构造蚀变带及其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绢(云)英岩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其中硅化、黄铁矿化、绢(云)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比较密切。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勘查区内金矿体主要集中在北东向含金构造蚀变带中,在33、34、36等三条含金构造带中圈定出33-1、34-1、36-1等三条金矿体,各矿体特征为:
        3.1.1  33号含金构造带及33-1号矿体
        33号含金构造带为区内主要含金构造带,位于勘查区西北部,长约370m,宽度1.20m~11.50m,平均宽度4.80m。总体北东向展布,产状变化于120°~155°∠70°~82°,总体产状为145°∠72°。带内岩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蚀变以绿泥石化、硅化为主,矿化以黄铁(褐铁)为主,次为黄铜矿化,地表局部可见孔雀石化;构造带内圈定的33-1号矿体,为区内主要矿体,长度371m,厚度1.00m~3.90m,平均厚度2.46m,Au品位1.28~15.74×10-6,平均品位5.66×10-6。此外,Ag伴生品位为3.48×10-6。
        3.1.2  34号含金构造带及34-1号矿体
        34号含金构造蚀变带位于勘查区西北部,呈北东向展布,长约390m,宽0.50m~9.10m,平均宽度4.80m,地表产状变化于315°~345°∠50°~73°,总体产状为330°∠53°。该含金构造蚀变带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具膨大狭缩现象。其倾角在近地表较陡,多为60~73°,深部倾角变缓,多为50~60°。带内岩石主要由构造蚀变岩、构造片岩和含金石英脉组成。带内圈定的34-1号矿体,呈脉状,局部为似层状,总体上连续完整。矿体长度330m,厚0.80m~2.70m,平均厚度1.78m。Au品位1.24~5.85×10-6,平均品位3.25×10-6。
        3.1.3 36号含金构造带及36-1号矿体
        36号含金构造蚀变带位于勘查区西北部。位于34号含金构造蚀变带南东侧,两者近平行产出,相距较近,地表水平间距8~28m。构造带长约220m,宽度0.40m~6.40m,平均宽度3.40m。向南东陡倾,产状变化于128°~164°∠74°~85°,总体产状为153°∠79°。构造带内圈定的36-1号矿体,大致呈北东向展布,矿体倾向120°~140°,平均136°,倾角变化于83°~88°之间,平均85°左右。矿体长度195m,厚度0.87m~1.14m,Au品位1.04~6.42×10-6,平均品位5.06×10-6。
        3.2矿石特征
        3.2.1 矿石类型
        按自然类型划分为金—黄铁矿—脉石英型矿石、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矿石、金—蚀变岩型矿石等3类;
        按工业类型划分为原生硫化金矿石。
        3.2.2矿石结构、构造
        金矿石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环边结构、假晶结构。
        金矿石构造:侵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及星点状构造。
        3.2.3矿石矿物成分
        (1)矿石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绢云母、白云母等,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有黄铜矿及少量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等;含金矿物为自然金。
        (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次为绢云母。

       
        4.成矿条件分析
        (1)区域大地构造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带,属活动大陆边缘带,处于科勒迭能裂陷槽与阿舍勒岛弧接壤地带,成矿区划属阿尔泰成矿区之阿舍勒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为中、哈、蒙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本区域上华力西期岩浆侵位及火山活动频繁,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成矿条件良好,以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化为主,形成多处大、中、小型矿床,本勘查区阿希勒金矿床也在其列。
        (2)断裂构造是该区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阿希勒断裂呈北西向斜贯全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含金构造蚀变带产于中基性岩体中,受阿希勒断裂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赋存于更次一级的断裂蚀变带中,金矿化受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
        (3)区内岩浆和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动力条件。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热液蚀变极为发育,表明本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4)调查区内已发现含金构造带十余条,其中规模较大的33、34、36三条,并在其内圈定了三个金矿体,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
        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为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岩浆岩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通道和储存空间,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资源潜力条件。
参考文献
(1)新疆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详查报告(内部资料)
(2)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