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 常猛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中   作者:常猛
[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传统理念下,一味地追求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管理委员会  常猛  山东 齐河  2511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传统理念下,一味地追求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时,要将生态性和水利工程结合在一起。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改善水源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分析
        引言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绿色化、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水利事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下,生态水利工程成为关键性的建设内容,要求在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融入生态理念,尤其是在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彻底突破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思路,从生态角度提高河道的生态效益,使得在水利工程保持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能够尽量减小对区域生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1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 保障工程的科学合理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下的水利工程重点强调的是水利工程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通过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完善来辅助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难度大,因为要考虑水利与生态的融合,且融合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生态的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2 提升河流生物多样性原则
        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一系列的施工作业开展给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难以保持,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要尽量保持河流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各种生物的作用来改善和调节局部生态。如果在水利工程区域的空间异质性比较高,通过各种小生物的创造,就可以大大完善区的生态系统。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城市内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开展时,都会优先从生态性的角度考虑问题 。河道作为水利工程中的一部分,传统的设计理念下,过于强调河道功能的实现,对河道的过度开发导致河道环境存在严重的破坏,难以维持原貌,生态水利概念出现以后,在河道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天然河道,来营造兼具多重功能的河道,保持河流生物多样性。
        1.3 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中,不可忽视景观整体性的考虑,无论是河流生态系统构建,还是河道景观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性的考虑,保持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营造更具特色的生态水利景观。
        2传统河道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方面
        在河道规划治理工作的分析中,存在“规划繁琐”的问题。传统河道规划中,相关人员只是重视工程项目的开展,没有充分认识到软件学及管理学的重要性,造成河道规划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有些河道规划人员由于专业能力匮乏,造成难以提升河道规划的有效性,不利于河道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传统河道水利工程难以将河道与周边环境有机契合,不利于生物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原本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另外,河道上下游之间被隔离,其间的生态系统难以衔接起来,严重影响到河流的流动性。
        2.2 管理方面
        因为中国河道众多,并跨越多个省份,对河道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并且,在河道建设中,只是对已经出现问题的河道进行治理,并没有考虑其周边环境的发展变化,这造成建设不够科学,难以满足河道规划建设的长远需求。



        2.3设计方面
        根据当前河道规划的具体情况,在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人员重视技术参数的规划,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内在需求,限制了生态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当前大多河道都应用“截弯取直”的模式,在河道加固中大多应用混凝土、石块等材料,这虽然能增强抵御河水冲击的能力,但同时也影响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对河道原本的景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笔直的河道加大了河流流量,同时增加了河流的冲击力,直接威胁到河道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破坏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河道治理的科学性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在有些河道规划设计中,没有重视生态平衡的规划工作,直接影响到河道建设的安全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基于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的措施
        3.1 注重河道设计的整体性
        我国长期的水利工程河道建设中,存在着整体性不足的问题,当下的发展条件下,要完全改变这一局面,生态水利工程理念成为指导思想。在城市内部,已经形成的河道要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开展综合规划和建设,尽可能保留天然河道,形成相对完整的河道管理体系。河道规划设计要始终将整体性作为指导原则,遵循河道自然演变的规律,减少在河道利用和自然演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保障河道建设的合理性、生态性 。每个城市的河道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在河道设计规划中,应以河道独特性作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比如,某城市西北河道建设中,由于该区域西北地区河道呈现出水少、沙多、比降陡、透水性强的特点,综合这一因素,从生态性的角度来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
        3.2 河道整治线设计
        伴随着水利工程河流的自然演变,在河道周边地区内已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局部生态系统,因为河道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在整个河道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河道基本的泄洪能力是否达到了标准,还需要考虑河道整治后水利工程区域内的生态平衡目标能否实现。部分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为实现集中改造的目的,对原有河道进行了些微调整,这种改造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防洪标准,但从长远角度却难以达到生态功能的要求,难以保障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一系列的河道改造和建设使得原有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变得更为单一,河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种类明显减少  。生态理念下的河道建设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宽窄度的结合,最好保持河道的原貌,减少对河道的破坏,天然河道一般具有较好的弯曲度,这种弯曲结构使得在水流过程中,河道起到了减小水流速度、减缓水流冲击的作用,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繁衍的场所,即使在极端自然灾害出现的情况下,弯曲河道也给水中鱼类等生物的避险提供了保障。
        3.3 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河道治理工程中,对水体的修复同样非常重要,可以选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操作技术、生物膜技术等多种技术,对已经污染的水体加以净化。不同的生物技术下,通过水生生物的转化、转移和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有所降低。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通过对河道水资源的分析,在原有水体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构建更为多样的河道生态系统。一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工程中,会在河道中进行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的种植,比如,黑藻、睡莲等植物,完全可以发挥这些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与分解、转化作用,河道特殊的条件不仅为这些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保障,这些植物更是为河道水体的净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的水污染、水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水利工程已然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相关人员在河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河道的基本功能出发开展相应的设计,更要从生态角度,营造独特的河道形式,提高水利工程河道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粉霞,姚大志.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 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19.
2.李毅斌.对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988.
3.刘嘉超.对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7):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