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吴旭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诸多大型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工程管理实践日新月异;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工程概念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去理解。然而,在工程管理学中,工程和工程管理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在研究国内外工程与工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定义,并分析了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
[关键词]工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销售等基本情况保持良好,工程建设的规模居世界前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工程管理实践也日益丰富,有关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工程管理是对工程从概念设计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的管理,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程的优劣,进一步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探寻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不仅可以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内容,对指导工程管理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程管理的特点和概念外延
1·1工程管理的特点
与一般的管理工作不同,工程管理是对于具有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相关性特征的各种工程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基本特征。
(1)工程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管理。从理论上来看,工程管理的系统性表现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各种技术的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各个工程子系统相互协调,以实现工程整体目标的过程。在现代的工程管理实践中,系统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2)工程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由于工程是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常常与特定产品、特定企业之间相互联系,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种考虑不同技术协调性和不同产业特性的综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表现为工程目标实现所要求的多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性上。
(3)工程管理是一种复杂性管理。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常常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不同组织的人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2·2工程管理概念的外延分析
(1)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从工程管理概念的外延来理解,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是不同的,但在特定环境中它们之间内涵的差异会变得相当模糊。当工程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特定项目,当工程管理的企业主体或组织机构就是为这个特定项目而创设,那么,这时的工程管理就具有与一般项目管理相同的内涵。此时的工程管理对象也就是若干一次性项目构成的项目体系,工程管理原则也就是项目管理原则,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就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项目所进行的管理工作。
(2)工程管理与企业管理。如果从工程管理主体来分析,工程管理的内涵就与企业管理的内涵交叉融合,因为工程管理的企业主体或组织机构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从事不同形式的工程管理,或者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域进行各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性质的工程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特定形式的工程管理只不过是企业管理职能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特殊表现而已。
3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随着我国工程管理实践的发展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正在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形成科学缜密的体系,研究内容主要是理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其目的在于将构成理论体系中的各个部分或各个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由不同层次组成的范畴之网、理论之网。那么,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梳理不仅可以对工程的各种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揭示其本质特征,也有利于工程管理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工程管理实践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没有工程管理实践,就不会产生工程管理理论,更谈不上理论体系。宽泛意义上的工程管理活动包括规划与决策、设计管理、生产与施工管理、维护与运行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和战略管理等。
4结论:
从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工程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纯的工民建管理或土木工程管理,到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工程管理的认识转变。当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0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事实上,中国工程院在2000年已经正式设置了工程管理学部,这是国内学术界对于工程管理学科地位认同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冲破对于工程管理及其工作价值的狭隘认识,在最高学术成就的判定上,既承认工程管理理论研究者的创新价值,也承认工程管理实务工作者的学术地位,是非常必要的。还应当注意的是,工程管理学的领域界定和工程管理院士的选择标准并不能等同。在工程管理科学领域界定上,强调工程管理的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相关性是为了认清其实质内涵。而在院士选择标准上,院士候选人的产业影响力,即其对于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是成为工程院院士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是否具有相关的技术背景,是否具有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也是工程院院士选择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强调候选人的技术创新性和对于特定产业发展的贡献能力,也要考虑其学术成就的独立性和可计量性,即强调院士候选人的贡献是可以从其职能或其工作团队作用中区分的,而且这种贡献能够被普遍认同和实质计量。
参考文献:
[1]盛兴.浅析美国工程院学部专业领域划分思路[J].院士通讯,2003,(8)
[2]瞿观鄞.关于工程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2(6)
[3]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