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肖茗月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肖茗月
[导读]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肖茗月
 
摘要:高中时期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塑造的关键阶段。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高中教育时期,协助高中生实现数学素养与思维全方位提升,在保障数学授课活动的品质同时,为高中生今后的发展创建出良好根基,这也十分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基于此,下文就对高中数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际策略做出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培养
        实际上来讲,思维能力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培养要求,当前也已经成为了数学授课期间的重要任务。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此作为导向,革新以往的守旧授课观念,给予高中生在授课活动中更多的思考空间,确保他们在思考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建构知识体系,在遇到数学问题之后,可以做到大胆猜想、逻辑证明,唯有如此,才可以进一步增强高中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新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本质而言,高中时期的数学思维映射在数学科目的学习活动中,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解题的思路以及技巧[1]。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为了增强高中生的解题能力,往往都是使用“题海”训练的方式,这种方式收效十分一般。在当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也已经逐渐放弃这类授课模式,通过创新课程模式,激起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欲望,从而引领学生挖掘数学问题背后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版)“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相关内容时,便可借助班级中的电教设施,为学生提出“如何用向量的长度、夹角反映数量积?如何使用数量积、长度反映夹角?向量的运算规律有哪些?”这些数学问题。在问题提出以后,课程教师就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学生留出足量的时间让学生在分组环境中探讨这一问题,如此便可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剖析数学问题,挖掘学生潜在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此巩固学生的学习记忆,使学生能够学懂更多的数学课程知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对数学科目实行学习期间,高中生通常都会碰见一部分模糊的知识点,但很多高中生并不想去深挖这部分知识点,继而形成了懵懂的状态。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模糊的知识点做出提问,让高中生在回答问题的期间,彻底捋顺这些知识点,同时完成知识点反思[2]。因此,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真实需求,设置出相应问题,确保能够满足各个层次高中生的学情。实现数学思维的高效培养。


例如,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版)“三角函数的定义”相关内容时,就会有一些高中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较为模糊,但因为数学本身主要是应用,所以这部分高中生认为概念较不重要,从而对自身的数学思维也在无形中产生了不益的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引领高中生进行概念背诵,可以在每天上课时,对高中生提出一些概念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拓宽数学思维。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固有的授课活动中,往往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学生都会深信不疑,然后在去以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为准完成学习。在这种授课模式之下,很容易使高中生被限制在课程教师所创造的数学框架内,让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散发,也丧失了质疑的能力。所以必须突破这种限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挖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高中数学(人教版)“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与正切的要点做出相关的简单教授,然后在学生们还不能够理解这节课的要点之前,故意提出一些对应的错误思想,观察学生是否对这些问题能够予以质疑,对于在学习期间可以察觉并质疑该错误思想的学生,要做出鼓励与奖励,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信将会变得更强,在质疑的过程中,挖掘学生潜在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数学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构建思维导图,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够将书本内容之中抽象化的课程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易学的课程环境,这对于开拓学生数学思维,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方面,无疑会起到促进效用。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让高中生使用文字、图像和线条相互融合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连接,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同时,使学生精准掌握课程重点,简化学习难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守旧的数学授课模式会使得高中生所受限制非常大,在教师使用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之后,让整体的授课活动也毫无乐趣可言。同时对于高中时期的数学科目来说,其难度和复杂度相较于小学、初中时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是固定的,想要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升其数学素养,教师必须通过合理的授课手段以达到对于学生数学知识以及综合水平培养的目的,最终实现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郭丹,郭微.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05-106.
[2]侯鸾.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