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田凡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田凡
[导读] 小学语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丰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语文课程带有鲜明的人文性,将语文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能够避免空洞说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辽宁省大连市东港小学教育集团  田凡

摘要:小学语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丰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语文课程带有鲜明的人文性,将语文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能够避免空洞说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实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作用;途径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在教育教学中都在思考发展。为了帮助学生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就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教康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养成正确的三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小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融入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阅读就是让人们体会到美和事物,去感受这些作家们在描述景物时所用到的方式,透过他们的描写去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感受美好的事物,体会鲁迅先生以笔杆为枪的愤慨激昂,感受宗璞先生情深意长,隽永如水的优美流畅。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帮助学生的心态健康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阅读到达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语文阅读,它是借助阅读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让学生感受到美学会认识美,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语文阅读内容繁多,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心理知识,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性格,从中非辨是非黑白[1]。最后阅读对学生个人品格有极强的塑造作用,能够帮助他们认识积极的事物。小学语文最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育人,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学习能力再强,那么对这个社会都是没有价值的。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心理思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与时俱进发展,扎实基础教学
        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是一定要以人为本,将素质教育深刻地融入到课堂中,尤其是小学语文开展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时有所侧重[2]。在语文学习时,尤其是阅读学习一定要打实基础,这样才能够便于学生对整体文章情感的把控,又能够对作者描述的细节深入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扎实了基础,对知识有了理解,能够帮助阅读更好地开展,在阅读中涉及到那些传统文化,也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设置相关教学目标,在每一篇文章中所折射出来的心理道理,告诉学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深刻的思考这些心理知识。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在文章中描写了猫这种动物对于猫学生们都非常熟悉,有些甚至家中有那么从这样一篇文章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其实猫作为动物,和狗一样,都是人类的好朋友,这篇文章中透过对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老师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学会和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友好的相处,善待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二)创新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所选出来的,很多文章都是有优秀品格的人物和世界,它的本意就是让学生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透过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认识学习这些人物的性格[3]。所以老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课文所反映出来的那些优秀内在品质,将这些品质加以重点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以此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要达到这些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如果一味的以言语讲解这样的枯燥,课堂上学生会对其产生抵触的也不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微课将片段重点讲解,借助声音和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些文章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大多是以直观思维来进行认知理解到,所以通过这种图片加音乐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码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在这一单元学习时,整个单元以林则徐的一句古诗为主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讲述的是毛主席儿子毛岸英,在朝鲜人民解放事业中牺牲的,毛主席经过内心的多方思索回复秘书,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自己是主席就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篇文章中有毛泽东主席的深明大义,更有那些和毛岸英一般的爱国青年。老师们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联系当前学生们之所以有和平,安宁的生活都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付出,例如消防员战士和解放军战士,他们守卫着我们的平安,这些人都是学生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心中有大国心中有爱,才能够面对危险时无所畏惧。
        (三)综合把控环境,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想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老师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好度,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4]。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相关的阅读文章为例,让学生以小组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快乐的学习。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在学习过程中,闰土作为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主人翁,他的成长经历令人心酸,造成他悲剧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闰土的人生写满了辛酸,封建社会摧残他的身心健康,少年闰土错失了读书机会,美丽的故乡也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幸福,在作者回忆中,故乡是美丽的,小伙伴是有趣的,尤其是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月夜刺猹,但长大之后,两个童年小伙伴再次相见时,只是无尽的尴尬,物是人非。通过这一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理解,老师们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封建社会对人们的压迫,当前学生们拥有平等学习机会多么幸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通过挖掘其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老师们在教学时要格外关注,这是符合当前素质化教育新课改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能够帮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1]左彩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J].读写算,2021(10):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