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穆燕娟
[导读] 数学学科的学习比较重视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知识虽比较基础,但也蕴含一定的思维,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打好小学数学基础非常重要。

江苏省张家港市蓝天学校  穆燕娟  215600

【摘要】数学学科的学习比较重视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知识虽比较基础,但也蕴含一定的思维,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打好小学数学基础非常重要。本文从小学数学布置预习任务、课堂创设数学情境,有效引起学生质疑,到学生主动提问,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问题提问,旨在落实“趣”、“实”、“疑”、“思”和“固”五方面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预习;情境;质疑;提问
        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提问,让学生进行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也行成问题意识,可以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一些知识点产生质疑的能力,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体现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深化知识点的理解,并且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课堂中进行一些问题思考所带来的成就感。但实践中部分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认真听课,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多流于形式外表,没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下面谈谈有效问题意识引领小学数学能力的课堂教学。
        一、布置预习任务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夜比较小,因此很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去进行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去进行完成。并且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的环节,可以使得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自己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说出来,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比较有侧重点,而且也可以使得学生在进行听课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理解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够理解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小节时,在教师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留给学生一点预习时间,然后提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当中的内容学会自己计算,教师再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提问,让学生可以先自己说出预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计算上的指导,剩下的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多练习。其实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只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多自己进行一些问题的思考,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调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情境要创设好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数学问题的情景,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要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知识、技能和年龄、心里发展的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求知欲的情境。
        例如,在教“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山庙里老和尚常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是:从前,山庙里老和尚常给小和尚讲故事,接着播放图片: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故事,画面从春夏秋冬,小和少年到青年到壮年的画面。


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怎么数学教师上了给我们讲起了故事,这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学生也体会到了循环小数的“循环”之意,并且兴趣盎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之类的情境。这就是我考虑了学习者原有知识、技能和年龄、心里发展的特点。
        三、鼓励学生质疑
        整个课堂当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更加需要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使得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一些提高。虽然说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基础,但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仅需要让学生可以理解好这些知识点,而且还需要让学生可以通过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一些锻炼。教师可以故意讲错某一个环节,或者是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去激发出学生的质疑心,使得学生可以多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授“位置和方向”这一小节时,由于位置这一小节的内容在数学教学环节当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较考验学生的整个思维能力。因此课堂中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位置的辨认。并且归纳“位置和方向”的要点:“东西对南北对,太阳东升西落;夜里北极星是北面;树桩年轮疏是南,年轮密是北;燕子每年冬从北方飞南方过冬”,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具体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陷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对教师讲解的一些内容产生质疑的能力,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以及理解能力。位置与方向是学生需要多进行一些练习的知识点,通过练习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三、增加课堂提问
        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中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提问,但是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好一些问题。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体现出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进程,二是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而不是固定学生,这样会使得学生失去听课环节中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进行听课。提问的环节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地集中好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听课,也可以让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不断重复一些问题的形式,激发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小节时,通过这一小节的内容,扩大学生对数的认识。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初步认识什么是小数以及小数的特点都有哪些,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些基础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小数的特点,也是对教师讲解内容的一个理解。这个问题之后,在进行小数的练习环节时,教师仍然可以找学生进行回答问题,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中得到快速的应用,提高课堂中教师教学的效果。
        总之,问题意识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比较重要,而且对于如今的教学现状来说,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多使得学生可以进行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获得课堂中进行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问题的提出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这需要教师去研究,课堂重点放在“趣”、“实”、“疑”、“思”和“固”五方面,而且这五方面层层紧扣,要步步落实,小学生才能学好数学,小学生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寇建周.切入问题式教学,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8(35
)[2]吴雪峰.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