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蒲宏学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蒲宏学
[导读]

湖南省中方县花桥镇中学  蒲宏学  418004

摘要:现如今,从事七年级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都应该深入探究如何将德育巧妙、合理地渗透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纳入新的、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深入地落实新时代新青年的道德品质教育要求,最终促进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时代,全社会的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在学生心智发展极易受到诱惑或冲击的处境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改进七年级德育教育的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接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所担负的责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立就是为给七年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它在学科德育工作和全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受老师单一的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时主要靠“死记硬背”,无法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真正的内涵。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把德育思想渗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和课堂上去,教师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该种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兴趣。教师还需要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列举一些真实的例子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学会合理使用自身的权利,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弥补传统课堂模式带来的不足,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并找到学习的重点。另外,该渗透也保障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吸收知识的程度来决定德育渗透的内容。学生可从教师所列举的实际案例中,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来悟出一些人生哲理和生活启示,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其自身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教师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引路人”,所以在将德育内容渗入到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引作用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衣着等,使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指引下形成自身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等其发完言,再提出问题或纠正等,切记要尊重学生的发言,而且还需要要求其他学生学会倾听,等同学发言完毕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进行补充等。除此之外,在每次上课前,教师需要求学生起身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老师也要慈祥的向学生问好和回礼,下课时亦是如此,这样长期坚持才有利于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入营造出一种合适的氛围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2)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教师在初中阶段教授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目前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有效的开展相关活动,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内容[3]。比如:我在教学七上《珍视生命》这一课时,由于目前许多人不遵循交通规则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甚至一些严重的还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交通指挥的志愿者,对现实的交通状况进行指挥,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关人员工作的艰辛,又可以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又如,在教学七下《美好集体有我在》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师长和伙伴,尝试参加创建一个社团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和团队成员的作用,以培育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品质。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
        (3)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不可以仅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要采取多样化学习的方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日常生活充分结合起来[4],教授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感悟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我国一些节日使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了解相关德育知识的内容,如在七上《亲情之爱》这一课时,教师在母亲节,提前找好相关视频或音频等资料,让学生亲手制作礼物送给母亲并亲手送给妈妈,使学生越来越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学会孝敬妈妈,该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发挥出自己巨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为贯彻和落实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提前充分挖掘出课本中可以利用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变更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感,借助新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做好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郑士国.浅探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德育渗透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
[2]赵志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3]王明亮.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渗透[J].初中教育,2017(80).
[4]《陶行知全集》第2卷/方明主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4,第7页生活即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