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孔灵芝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深度学习理论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为初中生的阅读学习提供积极指导,保证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使其在阅读学习中不断产生新体验和新观点。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关中学  孔灵芝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深度学习理论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效融合,可以为初中生的阅读学习提供积极指导,保证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使其在阅读学习中不断产生新体验和新观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英语;阅读
        引言:
        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能掌握阅读文章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发展有效沟通合作批判性阅读的能力,成为具有研究心态的自主学习者。本文首先分析深度学习的概念,然后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路。
        1初中英语阅读深度学习的内涵
        阅读课堂中的深度学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内容关联学生已有经验,精心研读语篇。教师从多个方面研读语篇包括语篇的话题和主题是什么?教材编者为什么选取这篇文章作为话题材料?语篇是什么语言风格?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会如何理解?通过这样的语篇研读。教师能准确把握素材,同时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第二,精准设置阅读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基于语篇设置阅读问题体现思维的层次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阅读思考过程。第三,在语言体验中提升文化意识。阅读文章中往往蕴含丰富文化内涵,教师不仅带着学生分析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讲解关于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还引导学生感悟和品味语言的张力与韵律,拓展学生的文视野。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教师要连接课堂内外发掘文本的情境信息,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1]。许多英语文章只包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缺乏背景的介绍和展示,这导致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内容,结合相关信息来复述文章,这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低阶的知识转化为高阶的信息内容。在以人物为主题的文章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线索,根据线索思考人物性格,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水平。一些文章中包含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但是教材中没有清楚交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疑问。例如,关于饮食习惯的课文教学中,教师首先用PPT呈现英美国家人民的一日三餐,而后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对比中国人的一日三餐。由于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已经引入了国外的文化知识,这为学生的对比阅读奠定了基础,他们能发现文化差异,并且认识到应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2.2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教师可以使用重构文本问题情境思维导图等技巧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2]。阅读教学重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语篇材料,采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内容,从而构建阅读理解的脚手架,使学生产生初步认识,最终达到内化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例如,对于阅读文章中包含的will和there be词语和句型,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中国近几年会发生什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来预测交通和环境方面的发展,在预测时学生使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并且掌握了there will be的表达方式。
        还有一些阅读文本的逻辑性很强,描述了事件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语境来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内容,深入了解事情的发展和发生过程。在解决问题,理清故事脉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例如,在讲解以情感为话题的文章时,鼓励学生探讨不同事物和影响因素对自身情绪的影响,要求学生思考make作为使役动词的用法。学生在表达中深度探究文本,落实语言目标,并且能恰当使用make somebody adj.和make somebody do something等结构。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词语结构的使用方式,还懂得如何表达感受和情感,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在完成语言学习目标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2.3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尽可能采取激励方式和分层持续的评价,这样能引导学生的深度反思[3]。及时反馈和持续评价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有效途径,能激励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实现深度学习。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主要采用分层考核的模式,对比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学习效果和阅读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的自觉性能力基础最好,B层学生一般, C层学生的自觉性差、习惯差,基础也不好,分类结果并不向学生公布,教师自己心中有数即可,这样能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同时避免优等生自满。在阅读教学中针对C层学生提出基础性问题,比如某个词汇的意思,或者对简单句的翻译。针对A层的学生,则要鼓励他们更进一步,要求这些学生能够完成更高阶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是动态的,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总结:
        综上,深度学习是一个留下深刻痕迹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究和体验,并且学以致用,能显著提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小红.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和对策[J].家长,2021(15):175-176.
[2]张艳弟.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9):109-110.
[3]张红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J].学周刊,2021(18):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