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董殿文
[导读] 事实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发展二十年的专业,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现代政府和事业单位可以管理公共事务的人才,现如今,国内已经六百多家高等学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黑龙江科技大学  董殿文

摘要:事实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发展二十年的专业,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现代政府和事业单位可以管理公共事务的人才,现如今,国内已经六百多家高等学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然而,就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虽然很多高校建立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旧存有许多急需处理的问题,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目标到预期标准。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探究对象,针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总结了几点优化实践教学水平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基于实际状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管理者以及着力研究公共事物管理工作的一个专业。相较于我们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该专业最早是在国外出现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成熟经验、管理方法逐步出现在了我们国家之中,促使国内的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在此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受到了社会市场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相应的教育体系也日渐完善。随着专业的发展,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优化学生对策等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很有必要。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实践教学效果差
        通过整合分析各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情况,可知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在培养应用型的教学理念,以期为社会市场教育出更多优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凸显本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即便如此,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兴起时间相对较晚,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仍旧有很多所高校没有明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近停留在实验室案例教学讨论,无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造成实践课程设置欠缺实效性、合理性,一旦如此,则很难保证实践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标准,进而无法强化本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1]。
        (二)教学体系缺少完善性,忽视了实践教学
        现如今,虽然一些高等学校没有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但也局限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仿真训练的情况下,有的学校因实践教学条件不足,而呈现出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不能引领学生参加新颖有趣的实践教学课程活动,长时间这样,本专业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致,乃至一部分学生出现“逃课”情况,如此一来,便很难强化学生的综合实力,这对于学生在毕业就业时的竞争优势方面无疑会起到显著的妨碍性作用。
        (三)教学管理形式化,实践教学成效差
        对于当期各所高等学校中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涵盖了:课堂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也存有差异化。首先,基于大部分学校没有创建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公共管理平台、政务管理平台等仿真模拟实训系统,所以,很难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其次,大部分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时,由于实习单位的自身属性限制,信息相对不公开,教师的督促受到限制,再加上具备政府和事业单位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非常少,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再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类似,缺少实质性的实习过程,仅靠实习报告进行考核评价。最后,毕业论文。不论是选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实际写作还是到最终的答辩,即使有本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但是很多学生碍于竞争压力或者是决定备考研究生,因而很难将全部的时间、精力落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另一方面,不了解写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光凭文献资料进行撰写,第一手数据很难获得,论文查重通过是第一要素,论文的实用性较低,与实际社会现实脱节严重,从而造成实践教学成效差。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创建规范严谨的管理机制,编制完整可行的管理制度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讲,倘若想要优化实践教学问题,就应通过规范化管理机构的创建,制定出符合本专业实际状况的完整可行管理制度,用以为实践教学课程活动的顺利落实做好铺垫。除此之外,还应设计、研究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明晰实践教学目标的同时,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探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教学思路,实现真正的社会实践教学,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教学中引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录取考试内容,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二)保证经费充裕,拓展专业匹配的实习基地建设
        基于高等学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性、综合性,所以,为了可以教育出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那么学校务必要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经费可以充足供应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力度,用以为学生提供足量的实践学习机会,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把专业与基层政府、社区和事业单位进行对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助力于学生综合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2]。
        (三)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应当扩增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唯有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关键性,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选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并且适当提升实践教学的占比,才可以凸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价值,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第二,更新实践课程内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业状况、认知能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致,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加入到实践课程活动之中,进一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个行业都需要专业管理人才,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故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现阶段,在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一旦如此,便很难培养出综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应当在整合分析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选用实效性强的对策优化相应问题,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琴,孙雪,王琼.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某高校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4):39-40.
[2]张萍,冯彦敏.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9(05):165-166.
作者简介:董殿文,男,1972- ,黑龙江省龙江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