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余天娇
[导读]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陕西省略阳县教学研究室  余天娇  724300

摘要: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持续地进行学习以及知识探索。语文写作也是一样,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本文就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针对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提高,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路径探索
        前言:小学语文中,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通过写作,可以锻炼观察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等。但由于我国的应试化教育,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方面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写作模板,学生在写作时生搬硬套到模板上,这种方式也许会短暂地提高学生写作分数,但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枯燥的写作模式会产生厌烦心理,这也不能达到写作的真正目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是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前提。
        一、创设课堂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师教学小学语文写作时,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也应该增加课堂的教学互动,根据课本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写作中来[1]。举个例子,在教材习作“猜猜他是谁”中,教师可以先选定班级的一个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然后在班级念出自己所写的内容,让同学们猜猜老师写的是哪位同学。学生这时候都会踊跃举手发言,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借着课堂气氛的高涨,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卡片,让学生将同学的特征或者发生过的事情写到卡片上,读出来,让大家共同猜一猜写的是谁。采用这样的教学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通过猜一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通过互动的模式,使学生很好地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并且沉浸其中,达到了教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目的。同时,在这次猜一猜得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在描写同学特征的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和谐了班级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组织学生出游,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要突破传统的教育壁垒,不要一味的局限于书本,应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风光的情操[2]。学生也可以通过观赏景色来积累素材,从大自然中感悟情感,从而培养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登山。当学生看到山中绿树成荫、花儿成海,小鸟在树上吟唱、小松鼠在山中奔跑、游玩等等这样的景象,学生在开心的情况下,更加喜爱自然,喜爱自然中泥土的味道,喜爱自然带给学生自由自在地放松心情。等到学生登到山顶,更被俯瞰山下的景色所震撼,一排排一列列的房屋,还有火车、穿梭的行人,这都为学生开启了一扇新奇的大门。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坐在草地上进行写作,让学生一边感受大自然,一边吸收创作灵感,这会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写作体验,使学生的思想层次得到了升华。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出游,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放飞自我,回归自然,从而高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学生互相点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生的语文写作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通过教师批改作文,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从而进行改正[3]。这样批注作文的方法,虽然可以完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这种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举个例子,教师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可以将学生5-6人分成一组,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文在小组内互相观看、点评,这样学生就会很认真地进行作文批注,并且就批注后的作文进行写作讨论,讨论怎样修改更合适,更能表达出作文内涵。同时,学生在相互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借鉴参考,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自我的写作水平。教师这种让学生互相点评作文的教学方法,不但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学生互相批改后,教师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作文做进一步的审核,看看学生们批改得好不好,对好的批改要进行鼓励,对不应该批改的地方要及时作出说明。最后,教师针对这次学生互相点评作文进行总的看法及意见,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四、看图写作,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文字不太敏感,但是对于连环画来说,尤其喜爱。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进行写作辅导。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连环画,通过PPT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连环画,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连环画里谁在和谁说了些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这些连环画总体要表达什么意思等等。教师不要对连环画内容进行解读,更不要固定学生连环画中要表达的内涵,要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通过学生对连环画的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作,让学生将自己心中所想和画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写下来,并且可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来表达学生对于这幅画的理解以及情感。教师这种让学生看图写作的教学方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想象,加上对连环画中内容的理解,运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写出了一篇有意义的作文,这本身就是学生对写作的一种兴趣表达。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不要固守成规,要突破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尊重学生对事物的构想,然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写作。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模式的写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写作中寄托情感、发挥想象,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以后更高层次的语文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求知导刊,2020(50):33-34.
[2]石静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5):133-134.
[3]林作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