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邱明菊
[导读] 新课标视角下,问题导学法成为常态教学模式。作为启发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高中生物知识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独立完成问题分析与处理。保障高中生物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  邱明菊

摘要:新课标视角下,问题导学法成为常态教学模式。作为启发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高中生物知识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独立完成问题分析与处理。保障高中生物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将以笔者经验为参考,叙述高中生物教育对问题导学法的使用思路。
关键词:问题导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作为现代教育理念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学生自学知识,充分结合师生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高中生物课堂,问题导学法有着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完成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在合作探究中,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巩固迁移知识,完成知识拓展。课堂教学中,将问题导学法作为出发点,完成高中生物教育优化,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一、高中生物教育中的问题导向法使用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为现代启发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法,合理使用,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保障了生物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问题导学法中,教师使用特定问题作为教学核心,学生展开知识探究。问题导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作用,学生知识使用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实现了课堂教学优化,提高了课堂教育质量。
        二、问题导学法实施方法和体会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是最基础的元素,导是关键的流程,学是最终的目的。教师通过导的过程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导[1]。生物教学期间,应体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的同时,由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教学中,教师先创建教学情境,随后提出和情境以及知识有关的问题。学生展开知识探索,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知识,迁移知识以后,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一)情境导入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徐诶西,能够产生认知冲突,带给学生心理悬念。学生此时内心世界出现对知识研究的渴望之情,进而实现了有效学习目的。
        比如在染色体变异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大家都知道,生命的延续靠的是生物繁殖。马的孩子是马,驴的孩子是驴,但是马和驴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生后代。这意味着,生物的染色体变化会导致生物变异。再比如植物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学习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为什么向日葵花盘一直跟着太阳转,为什么植物哪边阳光充足朝向哪边生长。



        学生被情境所吸引,学生展开问题研究。教师提供给学生各种合适的学习信息与资源。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完成知识学习,解决学习问题,实现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二)问题串探究导学
        问题串的使用,能够巧妙衔接生物教育中的各个环节知识点,并且有着激趣的效果,能够解答疑惑,促进学生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在由表及里的讨论中,完成知识学习,构架自我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知识点中,教师提出问题:人类个体的发育起点是什么,假设受精卵在发育的时候,只分裂没有其他的变化,最终会有什么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体没有发育变成葡萄状、球状物是因为什么。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串联[2]。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理解能力和使用水平。
        再比如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根茎会有向光性。所有生成素都能刺激植物快速生长吗。农业生产中如何使用生长素。为什么荔枝需要整枝。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循序渐进思考,独立研究,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三)质疑提问导学
        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身心特点、教学实际、教学内容设置疑问,带领学生走近疑问。在思考中积极学习知识,学生进入研究和探索[3]。比如在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世界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表现出浓厚热情,学生强烈渴望了解答案。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再比如水分代谢的知识点学习中,有学生就会提出困惑为什么漏斗液面会上升,和什么有关。学生在质疑中,展开激烈讨论,并在实践中总结归纳答案。教师应重视引导,让学生能够独立尝试,在动手实践中总结知识原理。教师用疑问类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可以强化学生探究能力与参与意识。
        结语:
        对高中生物教育来说,问题导学法属于可行且效果十分显著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多加留意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应用性、探索性问题,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走进思考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展开探究和困惑。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自学意识和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萍.高中生物学科整合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77.
[2]黄玉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68.
[3]王娟.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