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下的课外学习活动实施与探究——浅析影视鉴赏对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刘毕杉
[导读] 语文教学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也要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课外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进而有效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目标。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  刘毕杉

摘要:最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后,越来越多有效教育方法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了目标与要求。语文教学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也要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课外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进而有效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目标。
关键词:课外活动;语言建构与运用;作文教学;语言组织与表达
        前言: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利用课外学习活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再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彼此配合,相互鼓励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种课外学习活动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就是在课外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以成员的身份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相互配合的环境下完成知识的学习。所以本次探究也是结合我校高一语文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针对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探讨课外学习活动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影视鉴赏这一课外学习活动所具有的优势,从而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基础。
        一、以“赏”切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在进入高一这一年级之后,作文教学工作成为了语文课堂上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使作文教学充满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设计更新颖的学习活动,真正的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这一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尤其是课外社团活动达到目标。
        基于我校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量不足,人文知识面狭窄的现状,针对学生在写作时都呈现出缺乏写作材料、欠缺深层次思考、没有真情实感,只是疲于应付等问题,上一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影视鉴赏”社团活动,旨在以经典影视片段为切入点,通过对影视内容的欣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勇敢自信地表达心中感想,最终达到有效组织语言的目标。
        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传统作文课堂的思想束缚,减轻对作文练习中写和练的恐惧,而电影视频则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到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心有所感”。
        二、“有感而发”,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水平不仅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很多学生因社会阅历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导致对生活欠缺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语言表达时会“言之无物”,而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能从视觉、听觉方面促进学生大脑的协调,还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高一上学期,我们开展影视鉴赏活动时,就给学生选择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最美逆行者》加以欣赏。这部作品是结合我国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原型加以创作的,作品中不管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感染者亦或是志愿者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各种人物无论是从动作、神态还是心理都完美再现了抗疫的感人过程。在观影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为之动容,影片结束之后,我们即刻组织学生进行了现场讨论,教师也在讨论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思路上的引导,学生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宽自己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三、“言之有物”,有效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学生有了表达欲望之后,就能够真正的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从而找到更为广阔的写作角度。而写作的练习也不能操之过急,能够掌握不同文章写作的角度,也能够让学生明确更多文章写作的类型和模式,因此写作练习除了观影之后的影评之外,也可以采取更新颖的写作模式,如剧本的创作与改编。
        要想提高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除了传统的作文训练,也要找到其他有效的方式。影评和剧本创作就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方式。首先,影评是学生对观影之后各种思绪与情感的整合,更快速有效地使心中所想“跃然纸上”,也能避免平时写作过程中“言之无物”的问题。其次,剧本创作是一个十分新颖的写作方式,能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最终实现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我校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能够了解到,在进入高一后,学生思想压力相对减轻,大部分学生都呈现出一个放松的状态。再加上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了作文教学中趣味性的重要性,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认为只要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再加以练习,就能够应付考试,不仅让学生忽略了写作的重要性,也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所以本次探究也是结合高一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深入探讨课外学习活动这一方法在其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打破传统写作思维的束缚,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春姬.基于“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方法探究[J].2019(0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