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培养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刘亚涛
[导读]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与十年前相比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高中生体质健康也存在着做多问题。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刘亚涛

摘要: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与十年前相比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高中生体质健康也存在着做多问题。例如,学生肥胖增长率较快,许多慢性疾病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所以为了解决我国高中生营养不良、肥胖率增高以及心肺功能下降的情况,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培养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十分必要。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浅谈高中体育课中对加强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培养的研究。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营养健康观念;高中体育课堂
        1.生活化教学与健康营养观念
        1.1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所指的是既能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在教学活动中把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起到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作用。有选择的把生活引入学习当中,让学生在学习到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走向创新。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技能在课堂中得到知识又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未来中更好的学习生活。
        1.2健康营养观念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飞跃,人们对健康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无病即健康”到现在健康的三维概念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而营养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均衡的摄入营养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与大脑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许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挑食、偏食以及过度减肥等现象出现在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使得高中生营养失衡,身体素质和大脑都得不到充分的发育。因此,这就要求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加入营养健康教育,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又能预防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疾病,具有指导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
        2.体育课堂中基于生活化教学培养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的措施
        2.1教学中运用多种生活化素材
        体育课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一课时,体育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关于运动员营养配餐的图片,从而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兴趣。
        2.2采用合作探究手法
        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营养健康观念,将日常生活与体育学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留出适当的时间以用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手不管,要保持和每个学生的密切交流,做到倾听、合作与分享。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组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出面加以解答不能拖沓;最后,教师还应该就分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表现加以点评,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以达到学生在探究中增强营养健康观念的目的,对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2.3采用生活化的课外教学
        除了在课堂中体育教师应向学生有意识地渗透营养健康观念以外,在课外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校中的其他力量来提升学生营养健康观念的认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养成。首先,体育教师可以和班主任教师取得联系,开展以营养健康观念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各种形式将健康饮食拒绝垃圾食品等营养健康观念渗透给学生;其次,除了开展主题班会以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与营养健康有关的节日中,围绕节日主题来组织学生参加营养健康的知识问答赛、辩论赛以及相关讲座等活动。例如,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食品卫生安全宣传周和世界卫生日等相关节日里,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营养健康知识竞赛,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向学生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竞赛题目范围的选择,除了体育课堂知识以外,还可以结合高中范围内其他学科知识并适当加以拓展延伸,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课外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更多营养健康知识改善自身不良营养健康观念,还可以发展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巩固各学科知识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4在生活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在体育课堂教学以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组成课后练习小组,把强身健体的运动目标和营养健康观念有机结合到一起,既能提升学生运动乐趣又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营养健康观念。开展兴趣小组这样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把知识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既加强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力结合,又有利于营养健康观念向学生有效渗透,使学生可以真正从中受益。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符合营养健康观念的食物,并把成果带到小组内邀请其他组员共同品鉴,或者让学生尝试去规划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在达到目标期限后把自身的感受体验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课堂内基于生活化教学培养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在体育学基础知识的骨干上适当加入营养健康理念,不能脱离学科实际;第二,体育教师应在课前查阅整理好生活中的营养健康知识,在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体育学的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如健康饮食、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作息等方面;最后,要把体育课堂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可以运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来讲解营养健康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营养健康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盼盼. 基于生活化教学培养高中生营养健康观念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李颖. 合理营养对高中生健康成长的意义探析.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
[3] 袁欣. 高中生学校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与社会支持研究. 江南大学,2019.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20-1284)“学科融合视角下发展高中生营养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