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 桑群
引 言:识字教学是我国文化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打好识字基础,才能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与习作。但识字是一项比较枯燥的任务,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无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如何提高小学低段语文识字的趣味性教学进行分析。
1 当前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运用类似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进行识字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往往只停留在其的表面进行讲解,教学生字的读法和组词造句,而不根据字的相关内容对其做出引申,加深学生们对其的印象,这一现象就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语文课堂的学习产生疲惫感,进而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1.2 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内容过于单一化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进行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内容过于单一化。教师在备课时,未按照学生们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以至于在教学时个性化的教学活动选择受限。趣味识字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升识字效率这一举措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对教学课堂内容的设计存在着很多缺陷。
2 趣味识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改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改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改变,提升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参与感,进而提升小学语文学习的质。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供多种选择。为了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显著,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地学习热情,从而不断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利用这一方式可以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有效提升学生在识字课堂中的参与度,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整体的语文成绩。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把“我会读”中的24个汉字在多媒体上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财产是什么意思,在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讲关于汉字的小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提升其对趣味汉字学习的兴趣。
2.2 引导学生识字教学的结构差异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我们所学习的很多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正因为如此,不少汉字的结构极为相似,若是忽视它们的区别,极容易将其混淆。学生认知思维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在学习一些相似的汉字时更是非常容易混淆,出现张戴李冠的情况。很多教师会采用反复强调、反复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记忆,但是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效果不甚理想。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转化思路,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汉字之间的结构差异,然后立足这些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结构相似的汉字。例如,在学习“请”“情”“清”“晴”“蜻”“睛”这些汉字时,不少学生容易认错。为了提高学生对这些汉字的辨别率,使他们能轻松区别并深刻记忆这些汉字,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了“请”“情”“清”“晴”“蜻”“睛”这组汉字在字形上的差异。在认真分析后,学生发现,“请”字是部首“讠”和“青”的组合,“情”字是部首“忄”和“青”的组合,“清”字是部首“氵”和“青”的组合,“晴”字是部首“日”和“青”的组合,“蜻”字是部首“虫”和“青”的组合,“睛”字是部首“目”和“青”的组合。基于此,引导学生分析“讠”“忄”“氵”“日”“虫”“目”这些部首出现在汉字中代表的一般含义,有一定汉字学习基础的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讠”这一部首通常代表跟说话有关,“忄”这一部首代表跟心情有关,“氵”这一部首代表跟水有关,“日”这一部首代表跟太阳有关,“虫”这一部首代表跟虫子有关,“目”这一部首则代表与眼睛相关。通过分析,学生已然能从字形和字义上快速区分“请”“情”“清”“晴”“蜻”“睛”这些汉字。为巩固学生理解效果,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首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如太阳出来天气晴,小河湖水水清清,蜻蜓飞来飞去忙,请看风景养眼睛,今天上学好心情。短小精悍的儿歌,将“请”“情”“清”“晴”“蜻”“睛”这些汉字全都包含在内。学生对这组汉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可见,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结构差异,对帮助低年级学生趣味识字有突出的价值。
2.3 构建一套独特的识字结构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识字方法要生动、有趣,去努力吸引学生,如果教法不行,影响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就适得其反了。趣味识字是一种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教师应熟练掌握趣味识字法,并且大胆去开创更富趣味的识字教学法,形成一套独特、具有自身魅力的趣味识字课堂。
3 结语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开展,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关键。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字量应高达2500个左右,要求学生必须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受到小学生学习特点、识字教学特点的影响,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充分借助趣味识字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以提升识字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