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作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贾宝旗
[导读] 高中化学作为理论加实验的学科,难点在于实验操作部分的实践以及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解,对于这一难点,我们可以利用探究实验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实践实验操作能力。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  贾宝旗  45700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理论加实验的学科,难点在于实验操作部分的实践以及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解,对于这一难点,我们可以利用探究实验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实践实验操作能力。为保证化学核心素养充分落实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准确了解核心素养内涵,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内容属性为切入点,对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促进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  提升作用
        引言: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不仅要在课本知识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验课堂同样也应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为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提出了涵盖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要素的化学核心素养。
        1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简述
        第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过程属性要求高中学生在面对复杂情景时应合理化学思维及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其强调了高中学生面对具体与化学有关事实时具体的观察、辨识、探究过程。如根据物质结构,预测物质性质、预期变化等。同时,高中学生应在化学原理、技术应用过程中,主动分析化学过程与自然环境间关系,调用已有知识进行问题的逐步解决。第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结果属性主要为高中学生经化学课程学习构建的结构性知识框架及思维品质。从现有高中学生化学素养层面进行分析,高中学生应通过化学知识学习,探究物质性质、变化分类标准,得出相关物质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化学符号及模型,进行物质组成、性质、结构的描述。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2.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境创设
        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情境创建,有意识的在教学情境中融入我国先进科技知识、传统文化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应用价值导向,同步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心。以氨气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为例,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大多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低浓度氨气收集。而低浓度氨气的应用,不仅会影响氨气喷泉效果,而且存在较大的药品浪费问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首先展示国际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照片。并介绍相关人员成就,促使班级学生真正感悟化学研究过程中,切实体会化学家为科学研究事业献身精神。随后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合成氨工艺为入手点,带领班级学生进行合成氨工艺实践。并指出合成氨工艺在工业方面价值,如制造化肥等,进一步凸显科学精神教育。其次,针对传统氨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缺陷,高中化学教师可依据氨气制备原理,带领班级学生进行氨气制取实验的改造。即利用微型气体实验仪器、微型聚酯烧瓶、酒精灯、带弯头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塑料滴管等装置,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向微型实验仪内加入适量生石灰。


并在直管内放入螺旋铜丝。同时,塞紧弯头导管,在导管上进行微型集气瓶、胶皮管、去底塑料滴管的逐一连接。随后,点燃酒精灯,进行氨气收集。通过上述实验装置收集的氨气纯度较高,整体实验安全性能较高,不仅可以保证后续喷泉实验顺利开展,而且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激发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
        2.2探究实验提升学科核心内容
        加强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的应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师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带领班级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为其科学探究意识及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而化学实验教学涉及了化学仪器使用、实验原理、现象描述、实验方案设计、基本操作、实验方案评价等多方面内容,且多为教材中各知识点组合展现模式。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将“教会学生探究”转化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班级学生自我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创新实践意识提升提供依据。例如:在进行“氯水漂白”实验的教学中,可将其归类为知识性实验。而能力实验主要是对大家的实践、观察、思维、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其属于综合性强的实验类型。对于创新实验来说,是建立在大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的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然后通过一定的改进方式,从而对知识有深度与广度上的解读。再例如:我们在进行“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步来进行操作。第一步,提出探究性疑问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哪种物质?需要哪些条件?具体方程式是什么?第二步,猜测想象。通过实验来说明方程式是否成立;是否需要进行加热、搅拌?生成物质中是否具有硫酸钠、水分子等。第三步,整个实验方案步骤的科学设计。实验前相关材料与设备的准备,例如:烧杯、液漏斗、铁架台等等,定量稀硫酸与碳酸氢钠。第四步,实践实验操作。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稀硫酸缓慢进入平底烧瓶中,平底烧瓶放置定量碳酸氢钠。通过烧瓶来观察反应,发现大量的白色泡沫与气体的产生。并收集排除气体,通过点燃蜡烛来证明气体可灭火。从而证明收集气体不是氧气,判定收集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第五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获得方程式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第六步,通过实验结论,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总结评价。从而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内容。作为最终环节,我们可将评价分为三种。其一,学生自评,从自我完成角度以及理解来进行优缺点的客观评价。其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将自己的理解与别人的评价进行对比,找出自我的不足,以及他人的优势进行学习与纠正。其三,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整个操作过程给予最终点评,指点迷津客观公正,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
        3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创设实验操作课程,培养大家实践操作能力,借助探究实验的形式,来提升大家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融入探究实验实践活动当中,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振.探究性实验在高中化学中应用策略[J].家教周刊.2015(6).
[2]卞丽华,赵永峰.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 :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