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郑美嫦
[导读]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师也慢慢地意识到改良授课模式的关键意义,同时也开始探索与时代相符的新型授课模式,组块式教学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镇第四小学  郑美嫦  52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将组块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授课活动中,实际上含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及时革新守旧的观念,将组块教学法与语文授课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的整体,这样一来才能够对固有的授课模式进行改良,实现取其精华,最终在组块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协同配合下,进一步培育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就以六年级小学语文为例,对其中的组块教学模式展开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教学
        作为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将组块式教学理念的含义作为导向与根基,继而将其充分运用到实际的语文授课活动之中,并结合组块式教学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作出深入的探讨,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落实和实施组块式教学,确保小学语文课程授课的高效性,促使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
        一、小学语文组块式教学概述
        如想要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程授课中加以运用组块模式,首先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了解什么是组块。详细来说,在国内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形势之下,一些研究学者也会提出各种超前的理念,而组块教学的理念也随之产生。实际上组块式教学就是对以往的授课方式做出革新,消除曾经直线型或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而更倾向于采用板块式的模式来重新设置授课内容,同时基于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等,来完成授课活动[1]。与此同时,组块式教学还可以依据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规划出具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用以提升授课课堂的总体效率。
        二、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多样化活动,关注能力发展
        语文课本是授课活动的重要依据,亦是运用组块教学模式的根基所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课本作为出发点,把握课文内涵,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课文价值,有效地呈现出具体授课内容,从而确保组块教学得以落到实处[2]。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那个星期天》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组块教学,点燃小学生的兴致。在实际操纵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前制作出“微课”视频,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然后在将学生们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随后在对生字学习期间,让学生们在组内共同学习“媚、砖、蚁、耽”等生字;在阅读期间,也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分角色完成朗诵。这样一来,在不同的学习组块中,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语言知识和综合能力也得以提升。



        (二)运用联结方式,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组块教学模式来说,通过联结的方式是极为有效的一种实施路径,教师需要对课本中的内容作出深入的探究,继而寻找到其中的逻辑关联,以此来培育小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组块教学中,联结学习方式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是类化,围绕一个意义,对多个生词、词语以及句子进行组合,对其中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以此强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其次是联比,将相近或者相反的生字、词汇或者句子进行比较,继而在意思、内涵、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联系进行对比,以此强化小学生记忆;最后是联想,引领小学生联想,可以是由课文联想到事情,也可以是由人物联想到时间等等,通过联想,可以实现语言的形象化转变。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去针对课本中的内容,对自己经历过的春节做出联想,从而将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组块,随后再做出授课,此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拓宽,授课活动的效率也得到提升。
        (三)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来说,小学生需要学习大量并且繁杂的文章,并且形式也十分的多样,与此同时,阅读是小学语文授课中的关键一环,若是教师没有向小学生教授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则小学生就会容易感觉到阅读学习很难,继而浮现出畏难的心态。对此,教师就可以运用组块式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制订出不同的方案,例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期间,学习《腊八粥》这一文章时,就可以采用情景式授课的方法,而面对文言文、古诗词等题材,则可以开展朗诵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其中表达的主旨,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另外,除了阅读之外,写作同样也是语文科目重点,鉴于从理解题目到习作完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组块式教学,来引领小学生对写作的各个环节做出分解,例如,第一步要对文章立意做出明确;第二步要规划文章段落结构;第三步要斟酌用词造句,以此来使小学生更深入理解整个过程,继而提升其写作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师也慢慢地意识到改良授课模式的关键意义,同时也开始探索与时代相符的新型授课模式,组块式教学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而对于语文这类传递人类情感与思想的学科,运用组块式教学能够更好地使其融入课堂,并让小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继而创建出高效的授课模式。因此,上文简要分析组块式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应该如何将其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路径,期望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国华.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组块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1):48.
[2]孙雅娟.结合编排特点 实施组块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排解析及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2020(10):55-5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