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瓜”种植活动中指导幼儿叙述故事的做法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赵献仪
[导读] 教育家瓦西里耶娃在《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方法》中指出:“要进入物质世界部分的学习,其前提是形成关于物质的概念,把它看作是物质,看作是人类思想的杰作,以及劳动的结果”。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香幼儿园  赵献仪

【摘要】教育家瓦西里耶娃在《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方法》中指出:“要进入物质世界部分的学习,其前提是形成关于物质的概念,把它看作是物质,看作是人类思想的杰作,以及劳动的结果”。本文阐述在幼儿园“冬瓜”种植活动中学习故事的有效运用,旨在促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收获”。
【关键词】学习故事、叙述、种植、全收获
            关于种植,虞永平教授提出“全收获的理念。因此,种植活动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引导幼儿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想说、敢说、会说,帮助其积累构建新经验,并通过注意、识别、回应三个环节解读幼儿叙述学习故事的真实想法和兴趣,促进幼儿在观察能力、语言、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收获”。
        一、实物观察,有话可说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直觉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引导幼儿将自己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讲述以不断丰富种植经验,如:冬瓜已经发芽,我们在学习故事记录本上记录,并进行了分享交流,小杰说:“这是我画的冬瓜苗,它有两片叶子,是绿色的,叶子有刺刺的绒毛。夏夏道:“不止这些,还有长长的须子。”夏夏也是没说几句。下午我们再次观察,去之前,我们讨论并明确了任务:观察冬瓜苗叶片、形状、特征等细节,并绘制了观察表。“哇,叶子上有绒绒的毛,两片叶子,绿色。”“这里有一条蚯蚓!”孩子们都围了过去,孩子们的讨论声不断。
        在第一次观察前我教孩子看冬瓜秧苗ppt图,学儿歌;“两片子叶矮,长出瓜苗来;秧叶绒毛刺,胡须伸展开”。为了使观察更具目的性,学习了冬瓜秧苗儿歌,孩子有初步认识,还需要加深和拓展,再次观察时,出现了让人欣喜的地方,孩子们注意到了叶片的细节,观察范围扩大,周围的花草树木和小虫子都成为了他们观察的对象,利用表格的形式,幼儿的表述更加明确,积极性也更高涨了。幼儿不断领会观察的要点,为冬瓜后续生长活动做了铺垫,幼儿现场交流谈话是一种反馈,教师把秧苗和儿歌结合起来教学,孩子掌握科学,并有话可说。
        二、有感而发,有话想说
        当幼儿学会了观察,可叙述的越来越多,如何引导幼儿有感而发、有话想说,首先幼儿需切实参与其中,其次,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叙述的积极性。施肥时,阿姨用锄头翻泥,孩子用小铲子尝试着,部分孩子也想试试,阿姨为了安全,请个别幼儿体验,孩子翻土,施肥后,再把土围在根部,孩子虽然不太熟练,但彼此交流很起劲。当孩子叙述活动过程时描述得有声有色。现在孩子最关心的就是那十株冬瓜苗,他们不时地几个去看冬瓜苗的生长情况并交流各自的发现。
        《纲要》说道:“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安全,安全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教师开展活动时因安全有所顾虑,所以在阿姨和教师帮助下,帮助孩子挥舞锄头,确保了安全,给予孩子在提供实践探索机会的同时创设“说”的机会,将冬瓜种植的叙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树立自信,有话敢说
        教师要时刻保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大家都知道幼儿在与同伴、家长交往时往往话语很多,而当面对老师、集体时却很胆怯,如:幼儿在学习故事记录本上设计冬瓜架,玲玲和飞飞交流着,我一过去就没了声音,我问道:“你们的冬瓜架要怎么搭?”我微笑看着,但她的眼神却在闪躲,我离开后,玲玲对夏夏说:“老师刚说我的冬瓜架画的好!”但接下来面向集体叙述,我请玲玲上来,她没动,夏夏拉她上去。我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当她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时,大家鼓掌发出了“哇”的赞叹声:“你的瓜架真漂亮啊!”,我为她贴了一个红苹果,大家为她鼓掌,她露出了一丝笑容。第二天,当我们再次叙述时,玲玲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玲玲与同伴交流时十分投入,显然她对于搭建瓜架是感兴趣的,首先我通过谈话、微笑、眼神和身体接触与玲玲拉近距离,其次,指出玲玲的闪光点,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斯金纳曾经提出“正强化理论”,表扬赞美是一种正强化物,鼓励性的语句:“你设计的瓜架真棒!”,“说错也没关系”,“真漂亮”,一次次起到刺激作用,玲玲从不敢出声到敢上前举起小手,但是玲玲的小手还是举得不高,我在各种场合下不断地鼓励,终于她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这过程就是玲玲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将量变逐渐形成质变。
        四、加深理解,思维发展
        《指南》提到:“语言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幼儿全程参与种植,无形中积累了许多素材和经验,再结合有关绘本,儿歌等内容,在头脑中加深语言的抽象表达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孩子进行冬瓜种植活动后,对冬瓜有了深刻的认识,再学习冬瓜知识绘本,孩子就能更容易理解绘本内容,更能促进语言表达,在语言比赛中,我们首先进行小组交流,接下来,每组推选一名幼儿比赛。如《冬瓜咚咚咚》,孩子知道冬瓜像枕瓜、提桶,知道冬瓜身上的白粉像白霜。特别能理解顺口溜:“冬瓜冬瓜,冬天结瓜,四海为家,冬天菜少,就成冬瓜。”;“天有四季分阴阳,春夏秋冬冬为王;地有四方明方向,东西南北东为王。”;“冬天冬天不见东,个子大来肚子空。”孩子就容易理解冬瓜的来历传说,并把故事说的绘声绘色,结束后,我们围绕:“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进行集体评价并奖励。
        幼儿有了种植经验后,就有话可说,再引导幼儿叙述故事时,幼儿将绘本文字结合生活经验,就能容易理解绘本内容,能抽象理解绘本中的难点,大家就交流更加顺畅,满足幼儿说的欲望,但教师要注意幼儿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因果等信息,虽然在描述时思维不够发散,有时叙述停顿,甚至有时说不上来,教师一定要给与鼓励,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在多种场合下进行练习,如在表演区、阅读区中,绘画区,甚至在运动区将语言进行灵活地运用,幼儿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说的转变,冬瓜种植经验也在反复运用中得到提升。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指导幼儿叙述学习绘本中,首先把孩子放在首位,引导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并注重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种植是随处可见的,但我们孩子对此还是陌生的,种植活动对孩子是奥妙无穷,教师在引领幼儿叙述“冬瓜”种植趣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指导策略,真正让幼儿得到“全收获”。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7月
2. 《冬瓜咚咚咚》[D]晓月阿姨讲绘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